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1634812
  • 博文数量: 197
  • 博客积分: 10046
  • 博客等级: 上将
  • 技术积分: 1983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6-08-07 12:36
个人简介

在外企做服务器开发, 目前是项目经理, 管理两个server开发的项目。不做嵌入式好久了。

文章分类
文章存档

2011年(2)

2010年(6)

2009年(18)

2008年(30)

2007年(100)

2006年(41)

分类: LINUX

2007-12-20 23:40:09

转载: http://www.cublog.cn/u/26710/article_48271.html

 

 

ARM的异常处理

       对于ARM核,可以且只能识别7种处理器异常,每种异常都对应一种ARM处理器模式,当发生异常时,ARM处理器就切换到相应的异常模式,并调用异常处理程序进行处理。

       ARM核异常处理的一般过程是:

       1)保存异常返回地址到r14_(确切的说是当前PC);

       2)保存当前CPSRSPSR_

       3)改写CPSR以切换到相应的异常模式和处理器状态(ARM状态);

       4)禁止IRQ(如果进入FIQ则禁止FIQ);

       5)跳转到相应异常向量表入口(例如IRQ跳转到IRQ_Handler入口);

       【注】复位异常处理会禁止所有中断,另外由于不用返回,因此不需要作(1)(2)步。

 

       上面的异常处理操作都是由ARM核硬件逻辑自动完成的,软件则需要完成以下工作:

       1)为ARM核建立异常向量表。ARM体系结构中定义了各种异常的入口地址,例如复位异常的入口地址为0x0,发生复位时,ARM核自动跳转到0x0处开始执行。因此,需要在各入口地址处放一条跳转指令,跳转到相应的异常处理服务程序。因此,异常向量表就是从0x0地址开始的8个字(除了7条跳转到上述异常处理程序的跳转指令外,还有一个保留字)。

       2)为各种处理器模式设置堆栈:由于异常处理程序中需要用到通用寄存器,因此,进入异常时,应该保存要使用的寄存器,保存方法是将其压入本异常模式下的堆栈,异常处理完毕后返回时,从堆栈中恢复通用寄存器的值。

3)编写异常处理服务程序。异常服务程序应首先保护中断现场(将相关寄存器压入堆栈),并判断中断源以执行相应的服务子程序,完成后恢复中断现场并返回。典型的异常处理例程框架如下(以IRQFIQ为例):

SUBS      LR, LR, #4                   ;事先修正返回地址

STMFD  SP!, { reglist, LR }        ;保护现场

; ...                                            ;异常处理程序主体

LDMFD  SP!, { reglist, PC }^      ;恢复现场,(^表示将SPSR恢复到CPSR),并将LR出栈送PC返回

注意,各种处理器异常对返回地址的修正是不一样的。可以参考相关资料[1][2][3]

       也可以在返回时修正LR,例如:

       STMFD  SP!, { reglist, LR }        ;保护现场

       ; ...                                            ;异常处理程序主体

       LDMFD  SP!, { reglist, LR }        ;恢复现场

    ;[从SPSR中恢复CPSR]

       SUBS      PC, LR, #4                   ;修正返回地址并返回

 

       因此,ARM处理器核心所能处理的就是异常向量表中的7种异常。而在一个具体的ARM芯片中,通常会有多个外部FIQ/IRQ中断源,还会提供一个中断控制器对这些中断源进行集中管理,因此,上面的IRQ/FIQ异常处理例程可以作为一个顶层服务程序,在程序主体中对中断源进行判决,跳转到相应的服务子程序。

 

       注意,本文只阐述个人对ARM处理器的异常处理机制的理解,对于具体某一ARM处理器芯片的IRQ/FIQ中断处理,需要对具体芯片的中断控制系统有正确的认识和理解。另外,对于可重入中断以及优先级中断处理,需要参考文献(2)的相关章节并加以深入理解。

 

 

What is the vector table on earth?

       中断向量表到底是什么呢?《ADS Developer Guide》中的定义如下:“中断向量表是一块32字节保留区域,通常在内存映像的底部。每种异常被分配一个字的空间。”这实际上指的是0x0地址开始的跳转到7种异常处理入口的7条跳转指令外加一个保留入口(8个字共32字节)。

       在《ARM嵌入式系统开发——软件设计与优化》中定义如下:“向量表的入口(entry)是一些跳转指令,跳转到专门处理某个异常或中断的子程序。每个入口包含一条跳转指令。”

       对于具体的ARM芯片,通常可以有多个IRQ/FIQ异常中断源,例如PXA270一共有34个外设级中断源可以发出IRQ/FIQ中断请求。如果要使用多个IRQ/FIQ中断,同样的,需要建立IRQ/FIQ中断向量表,这个表的条目(或入口,即entry):

1)可以是跳转到对应ISR的指令机器码(使用“LDR PC, =ISR_Addr”伪指令跳转到对应入口以执行跳转指令,其中ISR_Addr是条目的地址标号);

2)也可以是对应ISR的入口地址(在IRQ/FIQ异常处理程序中使用“LDR PC, [Rn, #ISR_OFFSET]”进行散转,Rn中事先保存IRQ_Table的基址,注意ISR_OFFSET相对于该LDR指令的地址(PC值)的偏移量不可超过4KB,亦即1K个字)。

 

【参考资料】

1)《ARM体系结构与编程》

2)《ARM嵌入式系统开发——软件设计与优化》

3)《ADS Developers Guide

4)《ARM Architecture Reference Manual2nd Edition)》
 


【注】纰漏之处,恳请指正。
【声明】您可以使用该链接引用这篇文章:http://blog.chinaunix.net/u/26710/showart_295784.html
阅读(1218)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