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2046966
  • 博文数量: 433
  • 博客积分: 4775
  • 博客等级: 上校
  • 技术积分: 8054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9-10-19 16:15
文章存档

2014年(9)

2013年(20)

2012年(77)

2011年(323)

2009年(4)

分类: 系统运维

2011-10-20 10:26:09

下面介绍同时进行内、外部地址NAT转换原理及基本配置步骤。它需要同时定义内部本地地址、内部全局地址、外部本地地址和外部全局地址。此时无论数据包是从哪个方向发送的,数据包中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都将发生变化

同样以图5-8所示的基本网络结构为例进行介绍。本示例要实现的目的是:在下面的示例中,通过配置可实现:当NAT路由器内部网络接口s0接收到来自内部网络,源地址为内部本地地址10.10.10.1,目的地址为外部全局地址10.10.10.5的数据包,在转发到s1接口后,这个数据包中的源地址将转换成内部全局地址171.16.68.5,目的地址将被转换成外部本地地址171.16.68.1

NAT路由器外部接口s1接收到来自外部网络,源地址为外部本地地址171.16.68.1,目的地址为内部全局地址172.16.68.5的数据包时,源地址将转换成外部全局地址10.10.10.5,目的地址将被转换成内部本地址10.10.10.1

下面是内、外部地址同时NAT转换的配置步骤,详细的NAT配置方法将在本章后面具体介绍。

Routerconfig#ip nat inside source static 10.10.10.1 171.16.68.5    # 在内部本地地址10.10.10.1与内部全局地址171.16.68.5之间建立静态NAT转换关系,使内部网络主机知道要以171.16.68.5这个地址到达外部网络主机

Routerconfig#ip nat outside source static 171.16.68.1 10.10.10.5    # 在外部本地地址171.16.68.1与外部全局地址10.10.10.5之间建立静态NAT转换关系,使外部网络主机知道要以10.10.10.5这个地址到达内部网络主机

 

Routerconfig#interface s 0

Routerconfig-if#ip nat inside

Routerconfig-if#end

Routerconfig#interface s 1

Routerconfig-if#ip nat outside

Routerconfig-if#end

Routerconfig# end

Router#show ip nat translations

 

Pro   Inside global      Inside local         Outside local        Outside global

         --- ---           ---                 10.10.10.5           171.16.68.1

       171.16.68.5        10.10.10.1            ---                    ---

同样,如果此时分别执行一个从内部主机到外部主机,以及从外部主机到内部主机的ping操作,然后再在路由器特权模式下执行show ip nat translations命令,则显示如下结果。因为此时同时配置了内、外部本地地址和全局地址,所以结果中显示了两条NAT配置项,分别显示了与外部网络和内部网络中的本地地址和全局地址转换对应的ping操作icmp消息:与外部本地地址和全局地址对应的Ping操作ICMP消息中显示内部网络中的本地地址和全局地址是一样的,而与内部网络本地地睛和全局地址对应的Ping操作ICMP消息中显示外部网络中的本地地址和全局地址是一样的,都是对应的Ping操作目的主机地址。

Router#show ip nat translations

 

Pro Inside global      Inside local       Outside local      Outside global

---      ---                ---          10.10.10.5       171.16.68.1

icmp 10.10.10.1:4      10.10.10.1:4       10.10.10.5:4       171.16.68.1:4

icmp 171.16.68.5:39    10.10.10.1:39      171.16.68.1:39     171.16.68.1:39

---  171.16.68.5       10.10.10.1           ---                 ---

经过以上配置后,数据包发送(无论是从哪个方面发送的)时不仅源地址会发生变化,目标地址也会同时发生变化,如图5-11所示。经过内、外部地址同时NAT转换后,数据包中的源地址是由发送数据包的源主机的本地地址(可能是内部本地地址,或者外部本地址)在经过NAT路由器后变成为目的主机所在网络的全局地址(可能是内部本局地址,或者外部全局地址);数据包中的目标地址则先是封装为目的主机所在网络的全局地址,在经过NAT路由器后变成为目的主机地址(可能是内部全局地址,或者外部全局地址)。具体来讲,如果数据包是从内部网络发往外部网络,则源地址和目的地地址的转换方式如图5-12所示;而如果数据包是从外部网络发往内部网络,则源地址和目的地址的转换方式如图5-13所示。

5-11  同时配置了内、外部地址转换后的地址转换示例

5-12数据包从内部网络发到外部网络时的地址转换方式 

5-13 数据包从外部网络发到内部网络时的地址转换方式

从以上两图示可以看出,两种数据包发送方向中的源地址、目标地址转换恰好是相反的,图5-12中的源地址转换过程恰好是图5-13中的目的地址转换过程。同理,图5-12中的源地址转换过程恰好是图5-13中的目的地址转换过程。但无论数据包是发往哪个方面,源地址的转换过程都由本地地址(Local Address)转换成全局地址(Global Address),而目的地址转换则是相反的,即由全局地址转换成本地地址。从目的地址的转换过程还可以看出,数据包在NAT服务下的发送数据包的真正主机地址被所配置的本地网络全局地址屏蔽了,保护了本地网络;数据包的传送也不是一直以同一个目的地址,一步到位转发的,而是先把从发送主机中把数据包交给本地网络的全局地址,然后再从全局地址转发到真正的地址,也就是经过了两个步骤。

本文摘自《路由器配置与管理完全手册(Cisco)试读样章》第五章

阅读(831) | 评论(0) | 转发(1)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