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2046321
  • 博文数量: 433
  • 博客积分: 4775
  • 博客等级: 上校
  • 技术积分: 8054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9-10-19 16:15
文章存档

2014年(9)

2013年(20)

2012年(77)

2011年(323)

2009年(4)

分类: 系统运维

2011-10-20 09:55:24

路由器中的存储设备与我们平时用的PC中的磁盘非常类似,而且特别是像Linux系统的存储设备管理,因为它也可以进行存储设备的挂载与卸载,当然像格式化这类常见操作也是有的。

1.  管理存储设备的存储空间

由于异常操作等原因,存储设备的某些空间可能不可用,用户可以使用fixdisk device命令来恢复存储设备的空间。如果使用format device [ FAT16 | FAT32 ]命令则会格式化指定的存储设备,该存储设备上的所有数据将被删除。

fixdisk device用户视图命令用来恢复存储设备的空间。参数device用来指定要恢复存储空间的存储设备名称。需要注意的是,只能对Master(主)上的存储设备进行fixdisk操作,不能对Slave(次)上的存储设备进行fixdisk操作。

以下示例是恢复存储设备Flash的空间。

fixdisk flash:

Fixdisk flash: may take some time to complete...

%Fixdisk flash: completed.

formatdevice [ FAT16 | FAT32 ]用户视图命令用来格式化存储设备。命令中的可选项和参数说明如下:

*              device:在不支持存储设备分区的设备上,该参数是指存储设备名(如flashcf等);在支持存储设备分区的设备上,该参数是指分区设备名(如cf0cf1等)。

*              FAT16:可选项,使用FAT16文件系统格式格式化存储设备。Flash设备不支持该参数。

*              FAT32:可选项,使用FAT32文件系统格式格式化存储设备。Flash设备不支持该参数。

【注意】格式化操作将导致存储设备上的所有文件丢失,并且不可恢复。如果存储设备上有启动配置文件,格式化该存储设备,将丢失启动配置文件。对于支持分区的设备,则只能格式化分区设备,不能格式化整个存储设备。

以下示例是格式化Flash

format flash:

All data on flash: will be lost, proceed with format? [Y/N]:y

./

%Format flash: completed.

以下示例是使用FAT16文件系统格式格式化CF卡。

format cf: FAT16

以下示例是格式化CF卡上的第三个分区。

format cf2:

All data on cf2: will be lost, proceed with format? [Y/N]:y

./

%Format cf2: completed.

2.  存储设备的挂载/卸载

对于可以支持热插拔的存储设备(如CF卡等,Flash不支持该操作),可以在用户视图下,使用mount deviceumount device命令挂载和卸载该存储设备。当存储设备插入低版本的系统时,系统不能自动识别该存储设备,必须通过挂载操作后,才能对该存储设备执行读写操作。默认情况下,存储设备连接到设备后,自动被挂载,处于挂载状态,即存储设备插入时已经处于连接状态,不需挂载就可使用。

卸载存储设备是逻辑上让存储设备处于非连接状态,此时,用户可以安全的拔出存储设备;挂载存储设备是让卸载的存储设备重新处于连接状态。默认情况下,存储设备连接到设备后,自动被挂载,处于挂载状态,在拔出存储设备前,需要先执行卸载操作。

mount deviceumount device命令中的参数device在不支持存储设备分区的设备上代表的是存储设备名(如flashcf等);在支持分区的设备上代表的是分区设备名(如cf0cf1等)。

以下示例是在集中设备上挂载CF卡。

mount cf:

% Mount cf: successfully.

%Apr 23 01:50:00:628 2008 Sysname VFS/0/LOG:

cf: mounted into slot 0.

以下示例是在支持CF卡分区的设备上挂载CF卡第三个分区设备。

mount cf2:

% Mount cf2: successfully.

%Apr 23 01:50:00:628 2008 Sysname VFS/5/LOG:

cf2: mounted into slot 0.

3.  CF/U盘分区

CF/U盘分区就是将CF/U盘分成几个不同的逻辑设备,每个逻辑设备可以单独进行文件操作,防止各分区内文件间的互相影响。这与我们来时用的Windows系统PC机的磁盘分区是一样的概念和用途。

CF卡分/U盘区支持两种分区模式:

*              简单分区模式。该模式下需要指定分区的个数,系统会将CF/U盘分成大小相等的指定个数的分区。

*              交互式分区模式。该模式下不需要指定分区的个数,系统会根据用户的输入来确定将CF/U盘分成几个分区以及每个分区的大小,但每个分区至少为32MB

默认情况下,CF卡只有一个分区cf0:/U盘上只有一个分区usb0:/

分区的命令为fdisk device [ partition-number ]”。命令中的可选项和参数说明如下:

*              device:需要分区的存储设备名,不是指分区设备名。

*              partition-number:分区数,取值范围为1~4,不支持扩展分区。如果指定分区数则将存储设备平均划分成指定数目的分区,否则,进入交互模式进行分区。

以下示例是使用简单模式将设备的CF卡平均分为3个分区。

fdisk cf: 3

The capacity of cf: : 256M bytes

cf: will be divided into the following partition(s):

DeviceName      Capacity

cf0:            85MB

cf1:            85MB

cf2:            86MB

All data on cf: will be lost, proceed with fdisk? [Y/N]:y

% Now begin to fdisk cf:, please wait... done.

Reset (default) paths for files as needed, such as log file, ftp root directory, etc.

以下示例是使用交互模式将设备的CF卡分为3个分区。注意,每个分区的最小大小要32MB

fdisk cf:

The capacity of cf: : 256M bytes

Partition 1 (32MB~224MB, 256MB, CTRL+C to quit, Enter to use all space left):  !----将第一个分区的大小指定为128MB(输入128后回车)。

Partition 2 (32MB~96MB, 128MB, CTRL+C to quit, Enter to use all space left):  !----将第二个分区的大小指定为56MB(输入56后回车)。此时这里的数值只能在32MB~96MB之间,或者128MB

Partition 3 (32MB~40MB, 72MB, CTRL+C to quit, Enter to use all space left):    !---剩余的空间全部划分给第三个分区(直接回车)。

cf: will be divided into the following partition(s):

DeviceName     Capacity

cf0:            128MB

cf1:            56MB

cf2:            72MB

All data on cf: will be lost, proceed with fdisk? [Y/N]:y

% Now begin to fdisk cf:, please wait... done.

Reset (default) paths for files as needed, such as log file, ftp root directory, etc.

【注意】分区操作会清除CF/U盘中的所有数据,请务必做好文件备份。分区完成后会造成分区设备的增减,需要用户根据实际情况重新设置应用程序路径。如果需要从CF卡启动,启动文件和配置文件必须位于CF卡的第一个分区。对U盘进行分区的时候,请确保没有对U盘设置写保护。否则会分区失败,需要重新挂载或者插拔U盘后,才能正常访问U盘。

为了防止日志文件影响启动文件和配置文件,如果分为多个分区,分区后建议将日志文件的路径设置到除首分区外的其它分区上。默认情况下,系统自动将日志文件的路径设置在第二个分区上,如果该路径在存储设备上不存在,则要使用命令手工调整日志文件的路径,以免日志文件丢失。

分区完成后各分区的大小不一定与确认时的分区大小完全一致,但误差小于CF/U盘总容量的5%。分区后,必须先卸载所有的分区才能安全的拔出CF/U盘,否则,可能会引起CF/U盘上文件系统的损坏。

本文摘自《路由器配置与管理完全手册(H3C)试读样章》第二章

阅读(512) | 评论(0) | 转发(0) |
0

上一篇:目录操作

下一篇:H3C Comware 5配置文件简介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