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2048172
  • 博文数量: 433
  • 博客积分: 4775
  • 博客等级: 上校
  • 技术积分: 8054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9-10-19 16:15
文章存档

2014年(9)

2013年(20)

2012年(77)

2011年(323)

2009年(4)

分类: 系统运维

2011-10-20 00:17:39

要配置物理接口(端口),需要指定接口类型、堆叠成员号(仅在交换机堆叠中需要)、模块号和交换机端口号,以及进入接口配置模式。

n         接口类型

Cisco局域网以太网交换机中,目前主要的接口类型包括:10/100 Mbps 快速以太网(Fast Ethernet,配置时写成“fastethernet”“fa”)接口、10/100/1000 Mbps千兆以太网(Gigabit Ethernet,配置时写成“(gigabitethernet”或者“gi”)接口、10,000 Mbps以太网接口(10-Gigabit Ethernet,配置时写成“tengigabitethernet”或者“te”),SFP模块千兆以太网(small form-factor pluggable module Gigabit Ethernet,配置时写成“SFP”)接口。

n         堆叠成员号

堆叠成员号是标识交换机堆叠中的成员的,范围是1~9,并且在交换机首次初始化时被分配。默认的成员号为1。当交换机被分配了成员号后,它将一直保持该成员号,直到该交换机被分配了另一个成员号。但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交换机系列都支持交换机堆叠的。在Cisco以太局域网交换机各系列中,支持堆叠的仅Catalyst 3750Catalyst 3750-ECatalyst 3560-E三大系列支持交换机堆叠。

【说明】你可以在堆叠模式中使用交换机端口指示灯来识别交换机的堆叠成员号,有关交换机堆叠方面的详细信息,请参见本书的第三章。

n         模块号

交换机模块(Module)或者插槽(Slot)号。对于非模块化(也就是固定配置)的交换机,默认为只有一个模块,模块号为“0”。当然非模块交换机在配置也不用把模块号写出来。

n         端口号

交换机上的接口号。接口号总是从“1”开始的,排列顺序总是从你面对交换机前面板时的最左边开始的。

如果是堆叠交换机,交换机接口的标识顺序为:堆叠成员号/模块号/接口号。可堆叠的独立交换机的成员号为“1”,非模块交换机的模块号默认为“0”。如一个非模块交换机的第一个堆叠成员的第一个接口为快速以太网接口,则该接口的标识为:fastethernet1/0/1(或者fa1/0/1),也可以直接写成fa1/1,而省略模块号不输入。如果一个非模块交换机的第一个堆叠成员的第一个接口为千兆以太网接口,则它的标识为:gigabitethernet1/0/1(或者gi1/0/1),同样也可以写成gi1/1,而不输入模块号。

 

对于非可堆叠模块交换机,则接口标识顺序为:模块号/接口号。如fastethernet0/1或者fa0/1);而对于非可堆叠的非模块交换机,可直接以接口类型+接口号来标识,如fa1”代表1号快速以太网接口。

【经验之谈】尽管在本书后关于接口标识方面的参数名称可能不一样如有的表示为type interface_id有的表示为type mod/port还有的是type slot/port  port其实最终的总体表示形式都是一样的那就是接口类型 接口所在模块号/接口号。当然对于是否是模块结构,是否支持堆叠,具体的表示形式还要参见本节前面介绍。不要被这不同的参数名搞晕了头。

另外,在网络设备中,除了物理接口这一说法外,还有一种称之为子接口Subinterface)的说法。它是物理接口中的虚拟接口。当一个接口要与2个接口连接的时候口,就得将一个口划分为2个子接口,在路由器最常使用子接口的就是单臂路由。子接口的表示形式是在物理接口后面加上一个小圆点,然后再加上一个子接口号。如f0/1.1,则表示0模块第1个接口的第1个子接口。要注意的是,它是虚拟接口,不是物理接口。

进入接口配置模式的命令为interface你可以使用show特权模式命令显示特定接口,或者所有接口信息。下面是一些在具体配置中标识接口的示例。

以下是一个在可堆叠的独立交换机上进入端口410/100/1000 Mbps接口配置模式的示例。

Switch(config)# interface gi1/0/4

以下是一个在交换机堆叠成员3上进入端口410/100 Mbps接口配置模式的示例。

Switch(config)# interface fa3/0/4

以下是一个在可堆叠的独立交换机上进入端口110-Gigabit模块接口配置模式的示例。

Switch(config)# interface te1/0/1

以下是一个在交换机堆叠成员3上进入端口110-Gigabit模块接口配置模式的示例。

Switch(config)# interface te3/0/1

以下是一个在非可堆叠的交换机上进入端口210/100/1000 Mbps接口配置模式的示例。

Switch(config)# interface gi0/2

如果交换机有SFP模块,这些端口的接口号要依据交换机上其他接口类型而定:如果其他接口为快速以太网类型,则SFP模块中的端口号从“1”开始编号;如果交换机中其他端口也是千兆以太网类型,则SFP模块的接口与其他接口一起连续编号。

以下是一个在一个有2410/100/1000 Mbps端口的可堆叠交换机上进入SFP模块接口配置模式的示例(SFP模块端口编号是25,因为前面24个端口都是千兆以太网端口,所以采取连续编号规则)。

Switch(config)# interface gi1/0/25

如果以上是非可堆叠交换机,则以上配置命令如下(接口标识前没有堆叠成员号“1”):

Switch(config)# interface gi0/25

以下是一个在一个有2410/100 Mbps端口的可堆叠交换机上进入SFP模块接口配置模式的示例(SFP模块端口编号是1,因为前面24个端口都是快速以太网端口,所以SFP端口重新从1开始编号)。

Switch(config)# interface gi1/0/1

如果以上是非可堆叠交换机,则以上配置命令如下(接口标识前没有堆叠成员号“1”):

Switch(config)# interface gi0/1

本文摘自《(CiscoH3C交换机配置与管理完全手册)》第四章
阅读(1516)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