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3906335
  • 博文数量: 534
  • 博客积分: 10470
  • 博客等级: 上将
  • 技术积分: 4800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6-05-26 14:08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534)

文章存档

2021年(1)

2019年(1)

2017年(1)

2016年(2)

2013年(2)

2012年(10)

2011年(43)

2010年(10)

2009年(17)

2008年(121)

2007年(253)

2006年(73)

分类: 服务器与存储

2007-03-09 10:00:09

一项新的研究评估了有多少数字信息被压缩、存储。并且首次指出人们将没有足够的空间来存储这些信息,幸运的是,我们总是在删除一些过时的数据。

IDC(国际数据公司)收集统计了全球数码照片、视频,电子邮件、网页、短信,电话以及其他一些数字信息得出了以上结论。这项研究假定每份数据平均被复制了3次。

综合所有的数字信息,IDC得出结论,去年全球产生的数字信息量共计161千兆兆字节,这真是一个惊人的数字!

将这些数据印成书籍的话,排列起来的长度是地球至太阳距离的12倍。其数据量也是现有书籍所含信息的300万倍,需要超过20亿个最大容量的iPod才能将161千兆兆字节装下。

而在2003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研究人员给出当年产生的数据量为5千兆兆字节。IDC公司受 EMC公司的委托进行了此后的研究评估。

但是伯克利分校的研究人员采用了不同的统计办法。它们将一些非电子信息,比如无线电广播和办公室的备忘录数字化所需要的存储空间也计算在内。而且只计算了原始的数据量,而没有算上可能三倍的复制量。与此对照的是,IDC的统计数字包括了这些信息可能的复制量,如果IDC仅仅考虑原始的数据量,那么总共产生的数据量就不会激增,估计只到40千兆兆字节了。

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两位研究员准备继续这项研究,他们打算采用伯克利分校的计算方法,因为IDC的分析方法引用了很多独家的调查数据,这些数据其他人难以得到。

2003年统计的数字信息量相当于3.7万个美国国会图书馆的数据量,已经是个惊人的数字了,但是现在统计出的数据量更是一个天文数字,新增的数据主要来源是什么呢?

IDC首席研究员约翰.刚茨表示,了解信息大爆炸背后的因素是很重要的。据分析,在当今这个个人信息主导的时代,到2010年,全球70%以上的数码信息都将是由个人制造的。而对公司来说,信息的产生无非就是那些监控摄像头以及数据存储所带来的。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信息供应技术的发展速度已经超过了信息存储空间的增长速度,存储设备将供不应求。

据IDC估计,去年世界上有足够存储185千兆兆字节的存储设备,到2010年,世界上将有能够存储601千兆兆字节的设备。然而到2010年,全球所产生的数码信息量将由现在的161千兆兆字节猛增到988千兆兆字节。

约翰说:“这样我们就将面临一个存储赤字的问题。如果每个人都将自己的数码信息直接存储起来的话,将没有足够的存储空间。”

幸运的是,存储空间目前还没有稀缺,并且随着技术的发展变得越来越便宜,因为并非每一个字节的数据都被存储起来了,一些类似电子邮件或者手机短信等数字信息都在保存一段时间之后被删除了。

尽管IDC所预测的那天还没到来,然而这一项研究依然意义重大,激发了人们的对存储设备前景的探讨。我们需要更安全、方便、有效并能重复使用的存储设备。(网易科技 pluto)

Ref:
阅读(1762)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