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3909859
  • 博文数量: 534
  • 博客积分: 10470
  • 博客等级: 上将
  • 技术积分: 4830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6-05-26 14:08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534)

文章存档

2021年(1)

2019年(1)

2017年(1)

2016年(2)

2013年(2)

2012年(10)

2011年(43)

2010年(10)

2009年(17)

2008年(121)

2007年(253)

2006年(73)

分类:

2007-01-24 09:25:15

近来接连曝光的多起房地产贷款案件,从上海的姚康达案和曲沪平案,到北京的同泰房地产公司案,与森豪案脉络不无相似之处。邹庆将此道发挥到登峰造极,一手制造“烂尾楼-虚高房价-假按揭”模式,还食髓知味,试图将此模式循环运作。

  森豪公寓项目的来龙去脉,暴露了房地产金融黑幕中最黑暗的一幕。

  迄今为止,无论是法律还是舆论,似乎均把此类行为定性为“恶意骗贷”——从而把银行置于无辜受害者的地位。然而,如果仅仅是“骗贷”的话,这些案例可能根本就无从发生。

  无一例外的,这些案例显示以下3个共同点:

  第一,此类个案的真实背景是银行与企业的共谋。

  第二,银行与企业至少在短期内具有利益上的一致性:对企业而言,贷款意味着生命线,其重要性自不必多言;就银行而言,房价如果被企业炒高,则必然意味着抵押品价值的提高,贷款风险因而可以暂时不计。

  第三,企业操纵房价的前提是银行信贷资金进场,房地产价格只有在大量银行贷款的注入下,才可能制造房产销售火爆和稀缺的假象;一则可以进一步提价销售以套利,二则可以依靠所谓更高市价的房产价值评估,以进一步套取银行贷款实现资金和地产滚动发展。

  在银企共谋和企业依赖银行贷款实现房价操纵的格局下,房地产价格上涨因“银行-企业利益同盟”的存在而几乎不可能被遏制,否则必然出现银行不良资产的大幅度积累。但是,值得警醒的是,此类行为无非是当年证券市场上券商假借个人名义或向银行借贷自营坐庄的翻版。在“没有不会破裂的泡沫”铁律下,企业的毁灭和市场的萎缩仅仅是时间问题;但与证券市场不同甚至更为严重的是,银行在房地产市场泥足深陷,将导致下一轮资产价格危机和银行危机。

  如果我们把视线放得更远,上溯到上世纪90年代,可以发现,在房地产领域暗藏某些金融寡头的影子。他们在幕后操控房地产企业融资,大量的信贷与其说是企业贷款,不如定性为自我融资。

  到本世纪初,与大多数产业一样,银行的地位从垄断向竞争转型,银行在房地产领域的行为也从直接操控转向与地产商的合作共谋。这两个不同的阶段所体现的共同点是:地产商与银行互为表里,在银行信贷资金的支持下,整个中国经历了1993年-1996年和2003年-2006年两轮房地产泡沫高涨时期。

  翻开北京森豪项目长达13年的烂尾史,我们看到的是一股汹涌的金融暗流。它承载着银行和房地产商组成的金融-地产寡头集团渡过各个险滩,最终只能在泡沫破灭时搁浅。

Ref:
------------------------------
世界财经报道:讯,在完成股份制改革和上市之后,工、建、中三家国有商业银行迎来了境外“大收购”的时代。有学者指出,这是自新中国银行业建立以来的一个新趋势。
阅读(2289) | 评论(1) | 转发(0) |
0

上一篇:我对网络的认识

下一篇:PL/SQL FORALL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

chinaunix网友2009-03-28 10:45:35

好啊 [url=http://www.htyytt.com]where[/url] 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