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2008-08-20 12:19:27
一群“固执”的老头
1929年的经济危机,被广泛认为是自由放任资本主义制度的失败。美国社会各界对这套制度已经不再信任。他们转而求助政府,相信一个负责任的政府可以解决自由市场无法克服的弊端,要求政府出来拯救社会的呼声越来越高。
但最高法院不为所动。一家铁路公司开除了一名积极的工会会员。铁路公司因此被起诉,并被判有罪。但当官司上诉到最高法院以后,却被改判无罪。理由还是老一套——宪法赋予了铁路经营者的用工自由不容剥夺。
总统VS最高法院
现在的问题就是,在经济危机的背景下,在社会各界要求政府拯救国家经济的舆论下,在罗斯福总统如日中天的威望之下,最高法院是否依旧敢于坚持他们保守主义的原则,直接对抗罗斯福新政。
最高法院选择了坚持。1935年,在谢克特家禽公司诉合众国一案中,《工业复兴法》被判违宪。1936年,在合众国诉巴特勒一案中,《农业调整法》被判违宪。《工业复兴法》最终因为违宪被宣布撤销。有意思的是,在这个问题上,最高法院实际上帮助罗斯福从一个严重的失误中脱身。《工业复兴法》内容远远超过了美国政府的财政能力。这个法案即使没有被最高法院撤销,也必将因为财政上的不堪重负而失败。当然,罗斯福并不会因此感激最高法院。罗斯福对最高法院的保守态度进行了严厉抨击,指出他们无视时代的变化,坚持落后的教条,他们依然“生活在马车和马力的时代”。
但最高法院并没有接受总统的批评。在其他的案子里,最高法院继续削弱政府干预经济的权力,比如判决联邦政府没有权力制定关于煤矿工人工资与工时的法案。看来,新政已经岌岌可危。对此,罗斯福总统终于不再容忍,他决心和最高法院掰掰手腕。
于是,他提出了“填塞法院”计划。既然不能改变现有的大法官的观点,罗斯福就准备给最高法院“掺沙子”,增加和他观点一致的法官,改变最高法院大法官的构成比例,支持新政的大法官将成为多数,这样一来,最高法院自然也就不再能和新政对抗了。
罗斯福的计划引起了轩然大波。老头子们非常不满。最高法院的大理石大厅里回响着对总统提议的暴怒之声。议员们都被动员起来,投入到激烈的辩论和繁复的听证之中。各方用尽各种政治手段进行较量。最终,参议员司法委员会拒绝了这项计划。“填塞法院”计划告终。罗斯福输了吗?表面上看的确如此,罗斯福输掉了填塞法院这场战役,但在更大的范围内,罗斯福却胜利了。他达到了自己的目的。最高法院从此改变了反对新政的立场。面对总统的强硬态度,大法官们在经济自由的问题上让步了。
填塞法院计划之后的几个案子中,最高法院的判决都是支持新政的,以后也是如此。法院的判决支持了地方政府和国会提出的每一项经济立法: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法、价格管制、保护工会、集体谈判、制止廉价竞争等等。
新政终于摆脱了来自最高法院的保守分子的羁绊,可以乘风前进了。
当时,除了少数保守分子以外,大多数人都对新政代表的社会发展趋势抱以乐观态度。认为社会从此将摆脱自由放任资本主义所固有的混乱无序状态,进入平稳发展的轨道。可是,随后几十年的历史显然并不支持这种乐观态度。相反,20世纪90年代以后,社会发展的趋势似乎更符合最高法院原来坚持的自由资本主义制度。世界仿佛在转了一圈以后又回到了出发点。当然,保守主义者会抱怨并没有回到出发点。大政府、经济被管制的程度已经如此之深,以至于回到真正的自由资本主义制度基本上已经是一个奢望。
也许造成这一切的原因是,自由资本主义制度是一个过于超前的体系。它虽然能够带来社会空前的发展进步,给人们创造出其他社会制度无法创造出的福利和收益,但人类的意识和观念却不能及时理解和跟上现实的发展。这时,即使如美国最高法院那样坚如磐石的制度,在社会观念的洪流面前也只能无奈地退让。这真有些宿命的意味。 (本文来源: 作者:李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