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431391
  • 博文数量: 78
  • 博客积分: 2698
  • 博客等级: 少校
  • 技术积分: 1080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5-11-20 16:25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78)

文章存档

2011年(4)

2010年(8)

2009年(66)

我的朋友

分类:

2009-10-12 17:19:54

先说一个情字。 人们常说,既有人生便有情。佛家也是这样看吗?是的,并不例外。何以为证?请看有情二字在佛家如何解释。有情:梵语SattVa,音译萨埵,亦译作众生。《唯识述记》曰:梵音萨埵,此言有情。 ……情者爱也,能有爱生故。”
   
可 见有情是人生之根本。古人云:“无情何必生斯世,有爱终须累此生。”实在言之有理。众生即是有情,但这一个情字对众生来说却是各不相同的。情爱、情话、情 人、情歌、情意……沾着情字的词不胜枚举。一般来说,这情字的范围大都与个人直接相关。就个人而言不论是男女之情、母子之情、同胞之情,只不过是众生之本 能。其中有甘为对方牺牲者,固然其情可悯,也有感人之处,终究是儿女情长而已!
   
有为国家、为民族、为人民、为科学、为事业的满腔热情,那自然便博大得多。这种豪情战胜了小我,会形成一股正气,震憾世人之心,非小儿女之情可以相比。所谓:
“济物利人,情之大机大用”,同样有情,层次是不同的。作为佛、菩萨来说,情字已经升华,化作慈悲二字了。佛祖深知众生之情。世上一切有情均为因缘和合而成,若无情便无因,五祖曰:“有情来下种,因地果还生;无情亦无种,无性亦无生。”正因为有情便有苦,有生便有苦,佛才要度众生,从情字中解脱出来。从情字中解脱出来并非无情,而是勘破一个情字,不为情字所累。这是一般人所不易理解的。
   
去年,在与一位初相识的朋友交谈时,他很直接地向我提出责问:“佛教不让僧人娶妻,这不是不近人情吗?”我回答说:你弄错了,不是别人不让,而是出家人自己发了出离心,不要成家娶妻。
   
又有一次,我见到一位出家人。因为年纪轻,相貌又端庄秀丽,引起了一些人的不解。他们问道:“你很年轻,又很漂亮,为什么出家呢?是不是因为失恋啊?”那位出家人很平静地回答说:是的,因为有人不爱我,所以我要爱一切人。这是从情累中解脱出来的精神。
解脱了情累产生的是博大深情。
   
观音菩萨的“众生不度尽,誓不成佛!”
   
地藏菩萨的“地狱不空,誓不成佛!”
   
释迦牟尼佛发普渡众生之大愿:“虚空有尽,我愿无穷。” ……
   
佛、菩萨岂无情耶?他们的情都付与众生了!
   
再说一个痴字 。众生在情字上勘不破,都是因为痴。不仅一般人在情字上难以解脱,即使明白一些真谛的修行人也往往会被情思所缠。
   
今年春节期间,我曾听南怀瑾先生讲六世达赖仓央嘉措的几首诗,抄来读后,觉得很有感触,解脱情累确实不易。
一、只恐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负城倾。
   
世间那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
我找到了一种民歌体的译本,可能比较容易明白:若依了情妹的心意,今生就断了法缘,若去那深山修行,又违了姑娘的心愿。) 真累啊!
二、入定修观法眼开,启求三宝降灵台,
   
观中诸圣何曾见,不请情人却自来。
    (
观想上师的尊容,怎么观也观不到。 没想那情人的脸蛋儿,却栩栩如生地在眼前浮现。) 好烦哪!
三、动时修止静修观,历历情人现眼前。
   
肯把此心移学道,即生成佛在当年。
   (
若能把这片痴心,全用到佛法方面,只在今生今世,要想成佛不难。) 谈何容易!为什么?只因一个痴字。
   
我无意在此研究六世达赖的诗是抒发自我的情怀,还是在剖析众生,就芸芸众生来说这种心情是极其普遍的。
人生是苦。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五蕴盛,无一不苦。而这八苦又全为情累所致,人们想从这苦中解脱出来,却又摆脱不了情累。“长染戒香消俗念,怎又多情 ?”却道是情在不能醒。这便是痴啊!

问 题在于“颠倒” 。芸芸众生在苦海中翻腾,往往要到老来才慢慢明白。所谓“英雄老来多归佛”,到时侯回顾为情所累的一生,遗憾、后悔在所难免。各位可别误会我在此劝说大家 “斩断情丝,遁入空门。”且不说不少人对这个“空”字往往误解,就是这个“情”字,前面已经说过,可不是说要变有情为无情,而是要认识“颠倒”二字罢了。
   
不度众生出苦厄成不了佛、菩萨。佛菩萨对众生的情无边无际。众生得度的根本在于摆脱情累。而从情累中解脱出来的要害在于不颠倒。而颠倒的关键只在于一个“我”字。
“终日为我忙不停。终究不知我是谁。”“我”便是颠倒的根源。
   
然而,人人都有个“我”字,有“我”便有情。对于芸芸众生来说,情爱是“我”赖以生存和上进的根源,谁也无权随意加以指责。很难设想一个人一辈子除了事业、工作、义务之外完全没有情爱的需要(当然这里不仅只说男女之情,情爱范围是广泛的)。但是,应该看到就是这赖以生存和上进的根源,同时也是苦难的源泉! 因为有个“我”,便希望万物尽能如我意。然而“生”能如人意么?你想生于富家偏偏家道贫寒;能如人意么?你想青春永驻,衰老却不期而至;能如人意么?谁能永保健康?“能如人意么?寿尽自然撒手西归。你既不能与所爱之人永远相守一起,你也无法不与你憎恶的人相会一处!你所求的往往不能得到,即使是求善也并非易得。人们深感这些不如意之苦,想要求佛得解脱,偏偏又舍不下一个字。这便是颠倒!
   
《红楼梦》里有首“好了歌”很能说明这个问题。
人人心中有个“我”,这是人生的现实。但是究其实质来看,这个“我”字想求其实体却不可得。“我”离不开因缘,“我”本身就是因缘的反映。前面所说的生、老、病、死,哪一样是“我”可以作主的?而离开了四大——固体,水——液体,火——能量,风——气息,那里又有一个具体的”!四大新陈代谢,刹那生灭,因其无常更显出无我才是根本。人人心中有“我”,究其实质无“我”。人人迷惑有个自我,这便是起惑,便是颠倒。执迷于有“我”,便造种种业,人生种种的苦就此接踵而来。这是严酷的现实。“颠倒情痴是人生”啊!
   
从执着的“我”中解脱出来:“天上天下,唯我独尊!”“虚空有尽,我愿无穷!”佛不是也说?是的,佛也说
佛所说的不是一个执着的。这是自性的我,是人我不二的我,不是个是名即非的我,是超越了私欲的我。是与天地、人合二而一的我!一句话,这不是颠倒的
   
佛经云:“爱欲为生死轮回之根本。”这是客观存在。又说:“贪嗔痴为人之一具。”这是难以避免的众生之病。痴即无明,无明即障碍成佛之因。学佛为的是了脱生死,了脱生死便是把颠倒的再颠倒回来! 颠倒情痴是人生。有情而能从“我”中解脱出来,便是仙佛。一生颠倒为情所累,终是凡夫 。
   
待到情爱不颠倒,便是凡夫成佛时!


人心生一念,天地悉皆知,善恶若无报,乾坤必有私。
    一旦无常至,方知梦里人,万般带不去,惟有业随身。
   世上光阴短,地狱噩梦长,随缘消旧业,莫再造新殃。
   爱河千尺浪,苦海万丈波,欲免轮回苦,及早念弥陀。
   少说一句话,多念一声佛,打得念头死,许汝法身活


作者:君冈    文章来源:
阅读(955) | 评论(0) | 转发(0) |
0

上一篇:倓虚大师《梦偈》

下一篇:营养禅食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