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方言,就是沈阳的地方话。沈阳话,是北方方言次方言北京官话的地方变体。以北京官话(由北京话和沈阳话构成)为中心的北方方言,在近代已经成为汉民族
共同语的基础。沈阳话和北京话一样,同属于北方方言的北京官话,具有广阔的发展前途。沈阳话,是沈阳城区和郊区通行的方言。作为辽宁省省会城市乃至东北地
区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之处的沈阳话.是汉语北方方言次方言北京官话在辽宁和东北的代表方言。一般来说,地理因素和地域性,并不是方言形成和发
的主要条件。人们往往只是在习惯上,按照方言通行的区域给它起名字,沈阳方言的称呼就是这么产生的。
运用沈阳方言写出的较有影响的文学作品有《北国风云录》、《关东演义》和相声《假大空》、电视剧《努尔哈赤》等。近年来演出的电视小品《相亲》和《超生游击队》等,更把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沈阳方言词语,传播到全国,几乎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沈
阳话同沈阳人憨厚、淳朴、粗犷、豪爽的件格分不开,具有刚健、清新、质朴的特色。沈阳话在语音、词汇、语法上,就其总体上来说,同北方方言特别是同北京
话,有许多共同性。它们在语音上比较简单,语汇方面大同小异,语法基本一致。但因语言历史的差异,也有不同的地方。这种不同的因素,是因语言的分化而形成
的。它们的区别是:第一,在语音方面,沈阳话在Z、C、S与ZH、CH、SH不太好区分,像“四、十、四十、十四、姓施、姓司”这样的字词,在沈阳话中区
分起来比较困难。再有缺少R声母,日与意也不容易说得分明。第二,在词语方而,沈阳话有大量的方言词汇是普通话所不说的。如普通话说的: “天气”,沈阳
话叫“天头”,“太阳”叫“日头”,“葵花籽”叫“毛喀”;“玉米”叫“苞米”;“说话”叫“唠嗑”;“乌鸦”叫“老鸹”;“麻雀”叫“家雀”;“鹰”叫
“老鹞子”;“手套”叫“手巴掌”等。据统计,沈阳话的这一类土语词汇多达三、四千个,其中有一部分已被普通话所接受。在沈阳话中还吸收了不少其他民族的
词语,如满语的“秃鲁”、蒙语的“胡同”等。此外,沈阳话中还含有极为纷繁多样的语气司、叹词、拟声词和“黑不溜秋”、“酸拉巴唧”、“干巴呲咧”、“花
里胡哨”一类形容词生动化表达格式。沈阳话词语在变成书面语言时,写法不太固定,如“叽咕”、“唧咕”;“脚鸭子”、“脚丫子”。并有方言专用字,如“旮
旯”、“蔫”,同时在词义上又有较大变化,如:“饥荒”,有“债”和“矛盾、纠纷”两义;“忌讳”,也可以指“醋”。第三,在语法方面,沈阳话中常用“吃
了么,你呐?”“十点了都”一类倒装或追加句式,这是与普通话规范语法不同的。城区和区的沈阳话,也有细微的地区和民族性的语音、词汇差别。在沈河区小西
关地区居民之间就通行与回民习俗有关的借词,如“主麻儿,(宗教仪式)、“油香”(油炸饼)。在满族集居地区则把“上那去”说成“上那喀”,满语“喀”是
汉语“去”的意思。伴随着时代的前进,这些差别正在逐渐缩小。
老沈阳话和新沈阳话,是当代沈阳方言的重要变体。土生土长的老年人多
操带地域特点较浓的老沈阳话,俗称“大北关味”或“苣荬菜味”。说老沈阳话时,男人的语调低缓,鼻音浓重,嗓音浑浊,并时有含糊吞音现象;女人则声调高
扬,口音清晰,语速较快。老沈阳话土音土词多,如把“做什么”说成“干哈”(啥),把“上那去”说成“上那疙瘩”等等。在老沈阳话中,比较讲究礼貌和客套
用语。中年以上的沈阳人,在家里或与其他沈阳人交谈,多用家常体的老沈阳话。在社交场合则使用土腔土语较少的“沈阳普通话”,即新沈阳话。新沈阳话节奏较
快,语调简单,语音清晰。多年居住在沈阳的外地人,尤其是其它地方的东北人,沈阳的青年人多操新沈阳话。但另一方面,沈阳的年轻人也常标新立异,他们不断
创造一些新的“土语词”,如“耍呢”、“忽悠”、“扔大个,,”、“老硬”、“潮”、“贼拉好”、“掉价”、“铁子”、“少扯里根扔”等。1955年推广
普通话以后,老沈阳话的影响相对减小。对沈阳这个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的地方来说,既是辽宁和东北共同的地域方言,又是一个方言的中心城市的口
语,使它周围的若干方言都向中心地点的方言沈阳方言集中。自从1625年后金帝(清)努尔赤迁都沈阳,1644年清顺治皇帝迁都北京,以盛京为陪都,使沈
阳的历史地位起了根本性的变化,居于东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地位。清军入关以后,沈阳人大批进入北京,北京等地的关里人也大量移居沈阳,从而加强
了语言文流。清代先后还有康熙、乾隆等四代皇帝十次带领大批官员东巡盛京,并且从清代以来已经把官司话(包括北京话和沈阳话),作为官场、公共场
所和知识分子通行的语言。民国初年,随着奉军的入关,沈阳人大批进入北哀,也促进了两地的语言交流。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于1955年提出推广“以北京语音
为标准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的普通话以后,又进一步对沈阳话起到了整化作用。因为沈阳话和北京话,同属于北方方言的北京官话。推广“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的普通话,将促进沈阳方言和北京方言,这两个同属于北京官话的亲属方言的日趋统一。
沈阳话,是沈阳地方话同北京话等汉语北方方言以及本地的满、蒙、回、锡伯等少数民族语言,在长期交流、互相影响、融和的过程中发展形成的。在今天通用
的沈阳话中,还不同程度的留下了满、蒙古、回等民族的语汇。在沈阳地区使用沈阳方言,也就是说沈阳话的人口,除汉族外,还有内说汉语的满族、回族、锡伯
族、蒙古族,以及使用双重语言的朝鲜族等。
转自bbs.sy024.net
阅读(2930) | 评论(3) | 转发(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