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11291360
  • 博文数量: 8065
  • 博客积分: 10002
  • 博客等级: 中将
  • 技术积分: 96708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8-04-16 17:06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8065)

文章存档

2008年(8065)

分类: 服务器与存储

2008-06-11 08:38:45

 
本文节选自《从明基新品看光存储未来走向》一文
LightScribe是由美国惠普公司开发成功的一种利用激光在光盘表面上刻印图案的技术。不过,并不是说有了支持LightScribe的刻录机,就可以进行光盘标识的刻印,它还需要相应的软件与光盘的支持。 让激光为你雕刻——LightScribe 技术简介(图一) 要想实现LightScribe,支持LightScribe的刻录机、光盘与制作软件缺一不可目前,Nero Suite套装软件就支持LightScribe。而对于LightScribe的细节,说白了,就是控制光头在光盘的表面上的非凡染料层打孔,而颜色的深浅并不是通过激光功率来调节,而是打孔越密集,颜色就越深,反之越浅,刻印时的激光功率是固定的。当然,目前的LightScribe只能实现单色刻印,这种颜色的深浅也可以变向看作成灰度等级了。 让激光为你雕刻——LightScribe 技术简介(图二) LightScribe光盘结构(以CD-R为例),其在保护层上涂上了一层使用非凡染料的盘标图像刻印层,而不是传统的光盘生产商与速度标识工作时,LightScribe使用的是CD所用的780nm激光对刻印层进行打孔,也就是说此时光头相当于是在CD刻录的状态下工作,不过据王光华先生透露,功率会比较高,而目前刻录一张盘片的时间大约在20分钟左右。因此可以想像其对光头的CD工作相关组件提出了一定的要求。有人可能会问,光盘的标识面没有任何地址信息,那么LightScribe刻录机将如何确定在哪里进行刻印呢?其实,LightScribe光盘除了非凡的染料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设计,就是在光盘中心卡环的周边有一圈特制的地址信息编码,那里保存着光盘背面标识层的地址数据。 让激光为你雕刻——LightScribe 技术简介(图三) 这是一张威宝出品的,已经刻印好的LightScribe 52X CD-R光盘,请注重中圈类似于条形码的区域,那就是地址信息,也是LightScribe独有的特征,在生产时,它被预先生成并压印在光盘上那么,如何去读取新的地址信息呢?用光头?那太费事了,而且又要读地址,又要刻录,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为此,LightScribe刻录机还在主转马达的旁边设置了专门用于读取LightScribe地址的设备——光学定位器。 让激光为你雕刻——LightScribe 技术简介(图四) LightScribe刻录机的内部设计,光学定位器是其与传统刻录机最明显的区别在刻录盘标时,光学定位器负责对地址信息进行解码,并将结果(地址控制信号)提供给刻录机的主控制芯片,在LightScribe制作软件的控制下,光头会按指定的位置进行激光打孔操作。由于了光学定位的存在,刻录机的基板设计要有所改变,并且由于光头要具备更靠近光盘圆心的能力,所以光头的伺服系统也要重新设计,从而使传统的刻录机不可能通过Firmware的刷新来获得LightScribe功能。因此,想从1620增强型升级至1625的朋友可能要失望了。 让激光为你雕刻——LightScribe 技术简介(图五)
LightScribe的颗粒状单色“画风”,很适合表现沧桑与怀旧的主题,看上去别有韵味由于LightScribe地址肯定有起始点,而每次刻录时也都会从起始点开始,因此这就让LightScribe具备了新的应用,你可以在日后的LightScribe操作中,在上次没有刻印的区域加印新的图像而不会有任何问题。当然,以前刻印好的地方,就不可能再恢复原样了,但假如你愿意,可以通过叠加刻印,来获自得想不到的效果。至于彩色的LightScribe技术,在不久的将来即会实现。目前我们所见到的都是淡金黄色的单色LightScribe光盘,过不了多久,将出现刻印速度提高一倍的盘片,而到明年支持彩色刻印的LightScribe盘片就将到来,这一切都源自于染料技术的进步。不过,颜色数可能不会太丰富,目前的试验结果还不能令人满足。彩色LightScribe盘片的原理基本就是用三层染料与不同激光频率或功率的组合来实现彩色化,这有点像三原色的设计。另外,目前的LightScribe操作需要用户将光盘翻转过来放进刻录机,而在未来,不用翻面的LightScribe刻录机可能会出现,但这并不意味光驱的光头会是翻转的,或是有两组光头,而是预备通过新的设计,让激光穿过数据、反射与保护层来对盘标染料层进行打孔,不过这个设计的难度相当大,目前离实用化还有相当长的距离。
阅读(632)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