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214032
  • 博文数量: 103
  • 博客积分: 3905
  • 博客等级: 中校
  • 技术积分: 1460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12-09-04 17:25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103)

文章存档

2013年(36)

2012年(67)

分类: 虚拟化

2012-12-18 11:16:57

假发的历史与来源

中国人很早就有了佩戴假发的习惯,起初为上层社会女性的饰物 韩氏假发,加于原有的头发上,令其更浓密,并能做出较为复杂的发髻。春秋时假发盛行,到了汉朝依据《周礼》制定了发型与发饰。三国时期妇女也常用假髻;北齐以后,假髻之形式向奇异化的方向发展,直到元朝时汉族妇女开始使用一种叫鬏髻的假髻。清朝出现的鬏髻样式依然很多,但中华民国成立后,发型转趋简便,少用假发、假髻。日本传统发型也经常加上假发梳式。假发在日本有悠久的历史,据说日本的原始歌舞中,人们就已经用草与花卉的梗和蔓作头上的装饰。朝鲜半岛在高丽王朝开始盛行戴假髻,忠烈王下令高丽全国穿蒙古服、留蒙古发髻(编发)。后来朝鲜太祖李成桂建立朝鲜王朝(李氏朝鲜),采男降女不降政策,男性恢复汉制,女性则蒙汉并行,后来发展成加髢样式。至纯祖时有妇女因加髢过重折断颈项至死,宫中才撤销已婚王族妇女及女官必须佩戴加髢的规定。     周昉《簪花仕女图》中梳高髻的唐朝妇女

周昉《簪花仕女图》 中梳高髻的唐朝妇女,很可能加上假发中国很早就出现假发,早期是上层社会女性的饰物,用来加在原有的头发上,令头发更浓密、做出较为复杂的发髻。《诗经·鄘风·君子偕老》提到一种假发称,又提到不屑髢也就是局部假发或发丝编成的假髻。《诗经·召南·采蘩》就称假发编成的髻为,是髲的通假。 

阅读(1294)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