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158909
  • 博文数量: 64
  • 博客积分: 2356
  • 博客等级: 大尉
  • 技术积分: 430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12-08-19 22:39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64)

文章存档

2012年(64)

我的朋友
最近访客

分类: 嵌入式

2012-09-01 01:33:23

【戴明十四法】

1、  要有改善产品和服务的长期目标,而非只顾眼前利益。为此需要投入和挖掘各种资源。

2、  要有新的管理思维,不容忍粗劣的原料、不良的操作、有瑕疵的产品和松散的服务

3、  过程中构建质量,而非依靠检验保证质量;

4、  采购中需要综合质量、价格等因素,全面考虑成本;

5、  85%的质量问题是体系造成的,需要区分系统原因和非系统原因;

6、  全面、有效的岗位培训

7、  管理者改变管理方式,由管变为帮;

8、  消除员工不敢提问题、提建议的恐惧;

9、  消除部门墙,特别是销售和生产之间;

10、取消面向普通员工的口号、数字指标;

11、       避免单纯用量化定额和指标来评价员工

12、消除影响基层员工工作的障碍,消除导致员工失去工作尊严的因素;注重质量而非数量、尊重员工的技能;

13、确保员工不断学习、提升技能;

14、通过管理层推动全员参与持续改进;


分类:
 转发到微博(4)| 转载 |
分享 收藏 分享内容分享的对象:团队所有成员团队特定群组未分组显示成员同事/联系人群组
已选择0人 已添加用户
请输入用户姓名或群组名称
您还未创建同事分组
 
添加评论:
分享 收藏 收藏内容添加评论
分享(1) | 收藏(10) |  发表于 2012-06-30 11:00 |评论(21)|阅读(1108)
发表评论回复邓太生:
正序浏览
等级:秀才
1楼 发表于2012-06-30 11:11
所谓心读,就是每一条都用心感受一下,相信每一条都能让人“浮想联翩,感慨万千”。。。
大师近半个世纪前的“谆谆教诲”,每一条都切中我司的要害~~
质量之父不是“浪得虚名”的。。。 回复
等级:举人
2楼 发表于2012-06-30 12:04
7、 管理者改变管理方式,由管变为帮;
8、 消除员工不敢提问题、提建议的恐惧;
10、取消面向普通员工的口号、数字指标;
11、避免单纯用量化定额和指标来评价员工
12、消除影响基层员工工作的障碍,消除导致员工失去工作尊严的因素;注重质量而非数量、尊重员工的技能;
------------------------
天啦,以上这几条我们从质量大师那里为什么完全没学到?和我司管理普遍的方法完全相反,难道我们学质量只学了个皮毛,把精髓丢弃了吗? 回复
等级:举人
3楼 发表于2012-06-30 12:05
我一直坚持的东西原来在质量大师这里也找到了理论依据啊,嘿嘿 回复
等级:秀才
4楼 发表于2012-06-30 13:22
这些理论,似乎大家都已经学习过多遍了,公司类似的问题也提过很多次,但关键是开什么药有效 回复
等级:秀才
5楼 发表于2012-06-30 13:26
回复  发表于 2012-06-30 12:04
7、 管理者改变管理方式,由管变为帮;
8、 消除员工不敢提问题、提建议的恐惧;
10、取消面向普通员工的口号、数字指标;
11、避免单纯用量化定额和指标来评价员工
12、消除影响基层员工工作的障碍,消除导致员工失去工作尊严的因素;注重质量而非数量、尊重员工的技能;
------------------------
天啦,以上这几条我们从质量大师那里为什么完全没学到?和我司管理普遍的方法完全相反,难道我们学质量只学了个皮毛,把精髓丢弃了吗?
大师果然是大师! 回复
等级:秀才
6楼 发表于2012-06-30 13:27
回复  发表于 2012-06-30 12:04
7、 管理者改变管理方式,由管变为帮;
8、 消除员工不敢提问题、提建议的恐惧;
10、取消面向普通员工的口号、数字指标;
11、避免单纯用量化定额和指标来评价员工
12、消除影响基层员工工作的障碍,消除导致员工失去工作尊严的因素;注重质量而非数量、尊重员工的技能;
------------------------
天啦,以上这几条我们从质量大师那里为什么完全没学到?和我司管理普遍的方法完全相反,难道我们学质量只学了个皮毛,把精髓丢弃了吗?
没什么好奇怪的,中国的古训不是多如牛毛吗,真正有身体力行的有几人?
曾经有位教授感叹道:不要说”他人瓦上霜“了,现代人能扫好”门前雪“已经不错了。

戴明十四法也好,敏捷也好,参与者才最清楚情况、最清楚哪些东西欠缺、需要改进(当然,不一定都能很好地表达出来),如果管理层(中层)不关注这些细节,不从较为长远的利益去考虑,那么那么前人的”智慧结晶“只能是挂在嘴边的而已。 回复
等级:秀才
7楼 发表于2012-06-30 13:37
不但要“心读”,而且要身体力行,理论转化为现实才行! 回复
等级:秀才
8楼 发表于2012-06-30 13:46
回复  发表于 2012-06-30 13:37
不但要“心读”,而且要身体力行,理论转化为现实才行!
之所以称戴明十四法为质量工程的“术”,因为其非常实用,甚至可以直接用来指导开发团队进行质量策划。
例如“1、 要有改善产品和服务的长期目标,而非只顾眼前利益。为此需要投入和挖掘各种资源。”
质量策划时要求版本考虑版本的内部优化需求、补充自动化测试的防护网。。。计划还清多少“技术欠债”;这些都需要较大的资源和投入,但是长期来看非常值得的事情,只有在初期“深谋远虑”,列入计划,才可能落地执行,否则一直是产品的永远的痛~~
后续在产品质量策划中考虑尝试,“戴明十四法指导质量策划”~~ 
好的理论,就是最实用的理论! 回复
等级:童生
9楼 发表于2012-06-30 14:01
过程中构建质量,而非依靠检验保证质量;
现在不但以有各种QA审计作为质量的心理安慰,居然还有审计的内容就是QA有没有审计!过程中构建的质量呢?那过程都干嘛了? 回复
等级:秀才
10楼 发表于2012-06-30 14:13
真相原来是这样?!留个脚印 回复
等级:童生
11楼 发表于2012-06-30 14:20
11、避免单纯用量化定额和指标来评价员工 回复
等级:童生
12楼 发表于2012-06-30 14:20
11、避免单纯用量化定额和指标来评价员工
这条的现状。。。——很让人痛心~ 回复
等级:童生
13楼 发表于2012-06-30 14:33
怎么看都感觉是在纰漏我司的现状? 为何我们没有遵守,舶来品到底怎么才能落地,变成优秀实践呢? 这既有国人狡黠的一面,套用句“中/国/特/色/”来自嘲下: 大家都想变成自己的东西,结果在这过程中,就变形了。
希望大家内心都先保存下这14点,终有一天,会有用到。 回复
等级:秀才
14楼 发表于2012-07-02 09:05
“85%的质量问题是体系造成的,需要区分系统原因和非系统原因;”

当前我们存在的问题85%是否都是管理体系造成的? 回复
等级:秀才
15楼 发表于2012-07-02 10:24
1、 要有改善产品和服务的长期目标,而非只顾眼前利益。为此需要投入和挖掘各种资源。

TL9000中有长短期质量策划的要求,目前我们好像对于长期质量策划很少,产品策划主要是短期目标;

6、 全面、有效的岗位培训

不得不说华为谁然有个华为大学,但是对于基础岗位人员的发展培训很少,大部门依靠部门自己培训,而部门到岗后的培训也少的可怜,华为的体系复杂,不少东西还要靠悟性,这个的确是浪费了不少人的时间; 回复
等级:秀才
16楼 发表于2012-07-02 14:08
回复  发表于 2012-07-02 09:05
“85%的质量问题是体系造成的,需要区分系统原因和非系统原因;”

当前我们存在的问题85%是否都是管理体系造成的?
主要是哪些管理问题呢? 回复
等级:秀才
17楼 发表于2012-07-02 21:26
戴明十四法是一面视角较全的镜子, 但可能需要"三省吾身"的意识和境界了. 在这十四法里,涉及个体\组织、普通员工\管理者以及长期目标\近期利益之间的制衡。质量大师的眼里更多的是质量,而没有层级间的权贵与平民之分,只有角色和分工的不同,在践行中,映射到一个实体,这个“质量大师”又该是谁呢?没有肯定不行,形同虚设肯定也不行,因为制衡是必须的,尤其是科学的、合理的、规范的“制衡”了。 
“三省吾身”突出的是主动性、自觉性, 肯定是应覆盖了个体、组织,普通员工、管理者等角色了。如果大家都能站在“担责”的基础上,一起来“省身”的话,想必不会有太多难以被理解、难以被接受、难以被执行的困惑了,结果也自当可以预料的。一个关键点就是“以身作则”了。:) 回复
等级:童生
18楼 发表于2012-07-03 18:27
与我们当前的管理相联系,总能找到些些案例和影子。。。
这些教诲只是叫我们要做什么,但到底怎么做,也需我们针对管理的问题症结一一分析原因并改进了。 回复
等级:童生
19楼 发表于2012-07-05 13:48
知行合一难啊。人们往往忽略那些“延迟性反馈”的因素。就好像人剧烈运动之后,灌一大杯冰冻饮料,爽是很爽,也都知道这样对身体不好,久而久之会有毛病的。但是因为身体不会马上生病,影响就带有一定的延迟性,先过把瘾再说。很多人对这些都比较麻木,说白了就是急功近利,没有长远发展的眼光。 回复
等级:童生
20楼 发表于2012-07-05 13:51
这些都是为了提升质量而做的努力,做了不一定能提高,或者说不一定很有效、很大幅度的提高,这不是一个短期过程,是一个需要持之以恒贯彻执行的过程。
阅读(1090)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