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164423
  • 博文数量: 171
  • 博客积分: 4770
  • 博客等级: 上校
  • 技术积分: 2110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11-09-29 15:10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171)

文章存档

2012年(171)

我的朋友

分类: Python/Ruby

2012-02-13 09:30:15

农业阶段性发展成效不断与日俱增

在农业发展的第一个阶段,即农产品短缺阶段,由于主要农产品短缺,因此增产和增收基本上是同步的,所以这个阶段农业政策目标就是增产,其政策要点是:“基础设施建设+技术密集+劳动密集=农产品产量”。我国上世纪60年代后期基本完成了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科技研发及应用推广体系建设,杂交种子、化肥农药等在上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推广应用,当1982年开始大规模推广小岗村“联产承包责任制”时,决定粮食产量的三要点“基础设施建设+技术密集+劳动密集”算是齐了。所以,在承包制推广3年后的1985年,我国就出现了第一次“卖粮难”。从1985年开始,我国农业步入第二阶段,即主要农产品供求基本平衡阶段。第二阶段农业特点是增产不一定增收,甚至可能减收。因此,、等水泥设备,第二阶段农业政策目标应该由主要追求产量增长收益,转向追求价值和价格增长收益了。如何追求价值和价格增长收益呢?第二阶段农业政策的要点是:“技术(提高品质和替代劳动的技术)密集+农民组织密集(追求议价能力)+资金密集(村社"内置金融"和集体经济产业化)+品牌密集(一社或一村一品)=价值和价格增长收益”。帮助农民追求价格和价值增长收益的核心政策措施,是帮助农民提高组织化程度,扶持农民村社共同体主导农业产业化,巩固集体经济和合作经济在保留家庭经营的基础上,走村社共同体(集体)资本经济的道路,从而提升农民参与市场经济追求价值和价格增长收益的能力。但上世纪90年代以来,农业政策目标重点没有放在帮助农民提高组织化程度上。

为何上世纪90年代后小岗村暮气沉沉,而华西等数千个村却充满活力呢?这是因为小岗村依然还在追求产量增长收益,而华西村等数千个村庄在1985年就开始进一步巩固和完善村社共同体(组织起来发展集体经济“两次飞跃”和共同富裕)追求价值和价格增长收益了。农业发展还有第三阶段高度发展和高度竞争阶段。

、、等石头破碎、石头磨粉设备。第三阶段的特点是增产减收。因此,第三阶段农业政策目标,是追求稳定市场份额收益和定价权收益。帮助小农在农业发展的第三阶段追求收入稳定增长的政策要点,是“组织密集+技术密集+资金密集+品牌密集+政府政策产业政策扶持”。由于农产品是天然的投机品,当一个国家占有了另一个国家的某种或多种农产品一定市场份额之后,、等烘干设备,除能够持久获得稳定的市场份额收益外,更为重要的是会获得对另一个国家某种或多种农产品的定价权,从而实现对另一个国家诸多领域的控制。这就衍生出第三阶段农业的另一个特点“农产品武器化”。因此在农业发展的第三阶段,防止少数农业集团(特别是外资)对主要农产品市场份额的绝对占有和定价权控制,是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工作。2003年以来,农业最大的问题,是农产品价格暴涨暴跌常态化,农民农业收入依然增长缓慢。这是因为2002年我国加入WTO了,一部分地区的农业和一些主要农产品被迫进入第三发展阶段,如黑龙江、吉林、辽东半岛、胶东半岛、海南岛、新疆大部、内蒙古大部等地区的农业就进入了第三发展阶段,生猪、大豆、棉花等主要农产品也进入第三发展阶段。可我们并没有清楚意识到农业第三阶段的目标、特点和政策要点是什么。而是:一方面,之前扶持龙头企业挤的政策依然继续;另一方面,为外资农业集团追求市场份额收益和定价权收益大开方便之门。

阅读(191)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