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353709
  • 博文数量: 87
  • 博客积分: 1322
  • 博客等级: 少尉
  • 技术积分: 915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11-06-25 18:04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87)

文章存档

2013年(10)

2012年(9)

2011年(68)

分类: LINUX

2011-11-29 10:15:42

1.OSI 七层协议参考模型 与 TCP/IP协议 实现网络模型 对比:

OSI中的层

功能

TCP/IP协议族

应用层

文件传输,电子邮件,文件服务,虚拟终端

TFTPHTTPSNMPFTPSMTPDNSTelnet

表示层

数据格式化,代码转换,数据加密

没有协议

会话层

解除或建立与别的接点的联系

没有协议

传输层(运输层)

提供端对端的接口

TCPUDP

网络层

为数据包选择路由

IPICMPRIPOSPFBGPIGMP

数据链路层

传输有地址的帧以及错误检测功能

SLIPCSLIPPPPARPRARPMTU

物理层

以二进制数据形式在物理媒体上传输数据

ISO2110IEEE802IEEE802.2


摘自:

2.具有五层协议的体系结构 
         TCP/IP 是四层的体系结构:应用层、运输层、网际层和网络接口层。但最下面的网络接口层并没有具体内容。如下:

        因此往往采取折中的办法,即综合 OSI 和 TCP/IP 的优点,采用一种只有五层协议的体系结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啊?莫非是因为TCP/IP是事实的标准,所以自然取其前三层协议,而网络接口层没什么玩意,在加上以太网太强悍,又恰巧位于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所以谢老就自己创造了所谓的五层模型,如下图所示?) 


主机 1 向主机 2 发送数据 的示意图:

PS:一般的适配器(网卡)都包括了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这两层的功能。  
阅读(11550)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