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1495871
  • 博文数量: 164
  • 博客积分: 2993
  • 博客等级: 少校
  • 技术积分: 1718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11-06-24 11:42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164)

文章存档

2014年(1)

2013年(36)

2012年(90)

2011年(37)

分类: Mysql/postgreSQL

2012-07-11 11:54:32

1)  分布式DB水平切分中用到的主要关键技术:分库,分表,M-S,集群,负载均衡

2) 需求分析:一个大型互联网应用每天几十亿的PVDB造成了相当高的负载,对系统的稳定性的扩展性带来极大挑战。

3) 现有解决方式:通过数据切分提高网站性能,横向扩展数据层

      水平切分DB,有效降低了单台机器的负载,也减小了宕机的可能性。

      集群方案:解决DB宕机带来的单点DB不能访问问题。

      读写分离策略:极大限度提高了应用中Read数据的速度和并发量。

      典型例子:Taobao,Alibaba,Tencent,它们大都实现了自己的分布式数据访问层(DDAL)。Taobao的基于ibatisSpring的的分布式数据访问层,已有多年的应用,运行效率和生产实效性得到了开发人员和用户的肯定。

      水平切分需要考虑的后续问题:分库后路由规则的选择和制定,以及后期扩展。如,如何以最少的数据迁移达到最大容量的扩展。因些路由表分规则以及负载均衡的考虑很重要。

 

4)对于DB切分,实质上就是数据切分。下面从What, Why, How三个方面来讲述。

What?什么是数据切分?

      

      具体将有什么样的切分方式呢和路由方式呢?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针对一个Blog应用中的日志来说明,比如日志文章(article)表有如下字段:

article_id(int),title(varchar(128)),content(varchar(1024)),user_id(int)

    面对这样的一个表,我们怎样切分呢?怎样将这样的数据分布到不同的数据库中的表中去呢?其实分析blog的应用,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blog的应用中,用户分为两种:浏览者和blog的主人。浏览者浏览某个blog,实际上是在一个特定的用户的blog下进行浏览的,而blog的主人管理自己的blog,也同样是在特定的用户blog下进行操作的(在自己的空间下)。所谓的特定的用户,用数据库的字段表示就是“user_id”。就是这个“user_id”,它就是我们需要的分库的依据和规则的基础。我们可以这样做,将user_id110000的所有的文章信息放入DB1中的article表中,将user_id1000120000的所有文章信息放入DB2中的article表中,以此类推,一直到DBn这样一来,文章数据就很自然的被分到了各个数据库中,达到了数据切分的目的。接下来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怎样找到具体的数据库呢?其实问题也是简单明显的,既然分库的时候我们用到了区分字段user_id,那么很自然,数据库路由的过程当然还是少不了user_id的。考虑一下我们刚才呈现的blog应用,不管是访问别人的blog还是管理自己的blog,总之我都要知道这个blog的用户是谁吧,也就是我们知道了这个bloguser_id,就利用这个user_id,利用分库时候的规则,反过来定位具体的数据库,比如user_id234,利用该才的规则,就应该定位到DB1,假如user_id12343,利用该才的规则,就应该定位到DB2。以此类推,利用分库的规则,反向的路由到具体的DB,这个过程我们称之为“DB路由”。

    当然考虑到数据切分的DB设计必然是非常规,不正统的DB设计。那么什么样的DB设计是正统的DB设计呢?

    我们平常规规矩矩用的基本都是。平常我们会自觉的按照范式来设计我们的数据库,负载高点可能考虑使用相关的Replication机制来提高读写的吞吐和性能,这可能已经可以满足很多需求,但这套机制自身的缺陷还是比较显而易见的。上面提到的“自觉的按照范式设计”。考虑到数据切分的DB设计,将违背这个通常的规矩和约束,为了切分,我们不得不在数据库的表中出现冗余字段,用作区分字段或者叫做分库的标记字段,比如上面的article的例子中的user_id这样的字段(当然,刚才的例子并没有很好的体现出user_id的冗余性,因为user_id这个字段即使就是不分库,也是要出现的,算是我们捡了便宜吧)。当然冗余字段的出现并不只是在分库的场景下才出现的,在很多大型应用中,冗余也是必须的,这个涉及到高效DB的设计。

      

Why?为什么要切分数据?

1)      Oracle这样成熟稳定的DB可以支撑海量数据的存储和查询,但是价格不是所有人都承受得起。

2)      负载高点时,Master-Slaver模式中存在瓶颈。现有技术中,在负载高点时使用相关的Replication机制来实现相关的读写的吞吐性能。这种机制存在两个瓶颈:一是有效性依赖于读操作的比例,这里Master往往会成为瓶颈所在,写操作时需要一个顺序队列来执行,过载时Master会承受不住,Slaver的数据同步延迟也会很大,同时还会消耗CPU的计算能力,为write操作在Master上执行以后还是需要在每台slave机器上都跑一次。而Sharding可以轻松的将计算,存储,I/O并行分发到多台机器上,这样可以充分利用多台机器各种处理能力,同时可以避免单点失败,提供系统的可用性,进行很好的错误隔离。

3)      用免费的MySQL和廉价的Server甚至是PC做集群,达到小型机+大型商业DB的效果,减少大量的资金投入,降低运营成本,何乐而不为呢?

 

How?如何切分数据?

    先对数据切分的方法和形式进行比较详细的阐述和说明。

    数据切分可以是物理上的,对数据通过一系列的切分规则将数据分布到不同的DB服务器上,通过路由规则路由访问特定的数据库,这样一来每次访问面对的就不是单台服务器了,而是N台服务器,这样就可以降低单台机器的负载压力。

    数据切分也可以是数据库内的,对数据通过一系列的切分规则,将数据分布到一个数据库的不同表中,比如将article分为article_001,article_002等子表,若干个子表水平拼合有组成了逻辑上一个完整的article表,这样做的目的其实也是很简单的。举个例子说明,比如article表中现在有5000w条数据,此时我们需要在这个表中增加(insert)一条新的数据,insert完毕后,数据库会针对这张表重新建立索引,5000w行数据建立索引的系统开销还是不容忽视的。但是反过来,假如我们将这个表分成100table呢,从article_001一直到article_1005000w行数据平均下来,每个子表里边就只有50万行数据,这时候我们向一张只有50w行数据的tableinsert数据后建立索引的时间就会呈数量级的下降,极大了提高了DB的运行时效率,提高了DB的并发量。当然分表的好处还不知这些,还有诸如写操作的锁操作等,都会带来很多显然的好处。

    综上,分库降低了单点机器的负载;分表,提高了数据操作的效率,尤其是Write操作的效率。

    上文中提到,要想做到数据的水平切分,在每一个表中都要有相冗余字符作为切分依据和标记字段,通常的应用中我们选用user_id作为区分字段,基于此就有如下三种分库的方式和规则:(当然还可以有其他的方式)

按号段分:

(1)    user_id为区分,11000的对应DB110012000的对应DB2,以此类推;

优点:可部分迁移

缺点:数据分布不均

(2)    hash取模分:

user_id进行hash(或者如果user_id是数值型的话直接使用user_id的值也可),然后用一个特定的数字,比如应用中需要将一个数据库切分成4个数据库的话,我们就用4这个数字对user_idhash值进行取模运算,也就是user_id%4,这样的话每次运算就有四种可能:结果为1的时候对应DB1;结果为2的时候对应DB2;结果为3的时候对应DB3;结果为0的时候对应DB4,这样一来就非常均匀的将数据分配到4DB中。

优点:数据分布均匀

缺点:数据迁移的时候麻烦,不能按照机器性能分摊数据

(3)    在认证库中保存数据库配置

就是建立一个DB,这个DB单独保存user_idDB的映射关系,每次访问数据库的时候都要先查询一次这个数据库,以得到具体的DB信息,然后才能进行我们需要的查询操作。

优点:灵活性强,一对一关系

缺点:每次查询之前都要多一次查询,性能大打折扣

以上就是通常的开发中我们选择的三种方式,有些复杂的项目中可能会混合使用这三种

方式。

 

4)      接下来对分布式数据库解决海量数据的存访问题做进一步介绍

分布式数据方案提供功能如下:

1)提供分库规则和路由规则(RouteRule简称RR),将上面的说明中提到的三中切分规则直接内嵌入本系统,具体的嵌入方式在接下来的内容中进行详细的说明和论述;

2)引入集群(Group)的概念,解决容错性的问题,保证数据的高可用性;

3)引入负载均衡策略(LoadBalancePolicy简称LB);

4)引入集群节点可用性探测机制,对单点机器的可用性进行定时的侦测,以保证LB策略的正确实施,以确保系统的高度稳定性;

5)引入读/写分离,提高数据的查询速度;

阅读(23723) | 评论(1) | 转发(5)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

sxcong2012-07-13 08:20:04

方案的思想很好,可惜没有实际的操作例子。
类似PostgreSql有pgpool等实用工具帮助实现,并且开源。所以如果是真正的生产环境,还是建议采用PostgreSql做大数据后台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