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1036136
  • 博文数量: 61
  • 博客积分: 958
  • 博客等级: 准尉
  • 技术积分: 2486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11-05-21 13:36
文章分类
文章存档

2020年(2)

2019年(1)

2018年(5)

2017年(7)

2015年(2)

2014年(4)

2012年(10)

2011年(30)

分类: LINUX

2014-04-29 19:30:28

     前段时间,接受了CSDN专访:

下面是未删减的版本:

?   
请做下自我介绍和您的工作?

答:我是一名老中专,1996年毕业于四川省税务学校税收专业,现供职于中兴通讯操作系统团队,对操作系统内核有较强的兴趣。专职于操作系统内核已经有六年时间。

在日常工作中,主要工作是对Linux内核进行分析,解决遇到的标准内核故障;并向项目组提出应用程序优化措施。在工作中,也从头编写过一款自主知识产权的嵌入式操作系统。

?    您是从何时开始做开发相关工作?现在还写代码吗?

答:从1999年开始,我就拥有了第一份正式的“程序员”工作。十五年来,从来没有离开过代码,算是一个标准的程序员吧。有几次转管理岗位的机会,我婉言谢绝领导了。

林语堂老先生的《吾国与吾民》这本书,写得很好。在这本书中,老先生讲到:国人最大的特点在于“死”要面子。在技术领域,这实在没有必要。

?    内核代码注释,您花了多长时间?是如何完成的?其中有什么特别有趣/难忘的经历?

    答:从2008年,出于对操作系统技术的爱好,我进入中兴通讯操作系统团队,并开始接触Linux内核。在我的坚持下,部门领导把我分配到了内核组。从此,开始了长达6年的内核代码注释过程。其中,前三年是收获最大的一段时期。这期间看了《深入理解LINUX内核》、《深入理解LINUX网络内幕》、《深入理解LINUX虚拟内存管理》、《LINUX设备驱动程序》这几本经典内核书籍。做了2200页,87万字的word笔记。

在学习内核的过程中,最难忘的经历是:刚开始看《深入理解LINUX内核》这本书时,真有一种雾里看花的感觉。足足一个月,才将《中断和同步》看完,这真是一种折磨。但是就在某一天,团队遇到一个非常诡异的故障,已经查了两个月,部门领导知道我当时正在看内核的书籍,于是报着试一试的心态让我加入了攻关团队。没想到,故障真被解决了,其原因竟然还真的与中断处理流程有关:)。不由得让人感叹:天下没有让人白读的书。

?    听说您做Linux内核注释前后历经了六年时间,最初为何要着手做这项工作?

答: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乔帮主曾经说过:随心所想。如果我们真正喜欢某一件事情,就追随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实践它。

在智商、情商、逆商这三者中,最重要的是逆商。一旦决定做某件事情,就认真的做下去。

?    对您来说Linux内核注释工作有什么特殊的意义么,能让您坚持了这么久?

    答:最初,做Linux内核注释工作仅仅是出于对内核的爱好,当然也是工作的需要。后来发现,将注释的代码和学习笔记共享给同事和朋友,是一件令人快乐的事情。用“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来形容再合适不过了。

内核学习有一个非常陡峭的学习曲线。一旦越过了某个临界点,您就能发现不一样的风景。想不坚持下去都不容易。非常庆幸的是:在学习半年后,我找到了这样的临界点,在学习和工作中,都找到了一种快乐的感觉。

?    做这项工作主要工作需要,还是出于个人兴趣用业余时间完成的?

    答:这样工作主要是利用业余时间完成的。几年来,每天晚上一般会抽出两到三个小时来看书、读代码。可惜的是,在工作三年后,随后工作任务越来越重,最近三年的时间不能保证每天抽三个小时来做这件事情了。

除了个人兴趣之外,工作需要也是一个原因。也许,能够将个人兴趣与工作结合起来,对我们每个人,对我们所在的企业来说,都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

?    有没有团队成员与您一起进行这项工作?能否介绍一下你的团队?

    答:目前,已经公布的针对2.6.11.12的代码注释,以及今年内会继续公布的针对2.6.24的代码注释,主要是个人完成的。公布出来的目的,就是想更多的朋友参与进来。

    这两年还翻译了《深入理解并行编程》一书。这是与鲁阳、陈渝两位兄弟一起合作完成的。

?    您现在的工作领域和内容大致是什么?自己平时关注的(计算机相关领域)又是哪些?

    答:目前的工作领域主要还是与Linux内核相关。当然,团队有时也会抓壮丁,去帮其他项目做一些虚拟化、Android相关的工作。

    当然,Linux内核已经够复杂了。现在还没有达到“内核菜鸟”的水平,因此也就没有将关注的领域扩展到其他方面。

?    作为中国开源软件推进联盟专家委员会的成员,请问您是从何时接触开源的?

    答:中国开源软件推进联盟是在工信部指导下,由业界著名企业合作成立的非盈利性组织。个人接触开源软件是从进入中兴通讯操作系统团队开始的。

?    您如何评价中国目前的开源环境?您认为中国开源若要取得良好发展还需要在哪些方面做出努力?

    答:在中国,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生存压力都不小。目前,国内开源环境还算不上理想,这和国情分不开。

中国开源若要取得良好发展,离不开企业和个人的努力。据我所知,中兴和华为逐渐意识到参与开源的优势,已经在积极的参与开源软件。对个人来说,参与开源能够提升个人技能,扩大个人在业界的影响。实际上,我知道国内一些年薪百万左右的大牛,正是凭借自己在开源社区的贡献才被猎头关注到的。

    因此,个人认为:首先需要企业和个人得到发展,减轻生存压力。其次,需要企业和个人转变开源观念。这是中国开源取得良好发展的两个重要因素。

?    听说您的愿望是开发一款与Linux平行的OS,为何会有如此想法?对于这款OS你的期待是什么?

    答:首先,开发一款与Linux平行的OS这个想法,目标太大了一点。其次,是否有必要做这样一款OS,这是见仁见智的问题。再次,这个想法还不成熟。我对这款OS的期待是:把它做成一款真正的自研操作系统。

    在这之前,个人期望做一款嵌入式操作系统,这个目标更现实。并且也会放到csdn上进行开源。我想,这个嵌入式操作系统最初会支持x86arm架构,并且包含内存、调度、中断、文件系统、TCP/IP协议栈、调试、SHELL这些基本功能。是否会借鉴BSD系统的代码,暂时还不确定。

?    程序员常自我调侃为码农,这个身份带给人很多的痛苦和欢乐,您如何看待这一职业身份?

    答:这个问题应该怎么回答呢?在刚进入这一行时,那时“码农”还不是“码农”,叫“程序员”。在成都,每个月可以拿8002000的高薪。在北京,则可以拿到4000左右,这足足能够在知春路买一个多平方的房子了。

不知道从哪一天起,“程序员”变成“码农”了,甚至听说变成“码灰”了:)

    但是请听我讲一个故事:2000年的时候,我的老板曾经说:“现在的软件行业,看起来还不错。但是要不了两年,就会成为夕阳产业,甚至雪崩,和房地方一个结局!”。

    业界也比较流行30岁、35岁程序员的说法。但是我也听说:目前世界上还有这样一个程序员,他做了30年软件,至今还在做磁带机!IBMpaul,就是那个维护linux rcu的大牛,他也做了31年软件了。前两年他还在感叹:很难找到一个完整的半天时间,舒舒服服的写点代码。

    再举一个国内的例子吧:我最好的朋友,吴涛先生,那个发明易语言的家伙,他91年就在Z80上编写软件了,这个月我还和他讨论过代码方面的事情。

    也许,我们可以把这些35岁的故事当成谣言!

?    一些大龄程序员面临职业发展瓶颈,特别是那些不愿意或不适合转向管理岗位的程序员,对此您有什么看法?可否分享一下您的职业发展路径?

    答:我就是这样的程序员,既不愿意,也不适合转向管理岗位。但是应当看到,国内企业也已经意识到无法提供足够多的管理岗位给员工。以“学而优则仕”的观点来管理技术企业,对技术专家和企业来说,都是一种伤害。

    中兴和华为都提供“技术专家”这样的岗位,其薪水也不比管理岗位少。我的职业发展路径,应该算是“技术专家”这样的路径吧。

阅读(5173)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