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6373487
  • 博文数量: 162
  • 博客积分: 3600
  • 博客等级: 中校
  • 技术积分: 10366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11-01-19 11:23
个人简介

专注系统运维、网络架构,研究技术解决方案,记录我的思想轨迹、工作学习、生活和关注的领域

文章分类
文章存档

2014年(2)

2013年(16)

2012年(27)

2011年(117)

分类: LINUX

2011-11-15 14:47:02

文件的同步镜像在很多地方都需要用到,因此rsync这款免费软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包括在Windows平台上,都已经有了支持rsync的“cwRsyncServer”。
但是,我们一般都是通过结合crontab计划任务来实现文件同步的,这样做的缺点是效率低,不能做到实时同步。
现在,在Linux平台下我们可以利用2.6内核的inotify监控文件系统机制,通过inotify-tools来实现实时同步了。
具体操作如下:

1.安装所需软件
目前各大Linux发行版本都已经具有了rsync与inotify-tools的软件包,推荐通过RPM,yum,apt-get等方式进行安装。
RHEL:
[root@server1 ~]# rpm -ivh rsync-*
[root@server1 ~]# rpm -ivh inotify-tools-*

CentOS:
[root@server1 ~]# yum install rsync inotify-tools

Ubuntu:
[root@server1 ~]# apt-get install rsync inotify-tools

采用源码方式安装的步骤如下:
[root@server1 ~]# wget ftp://ftp.samba.org/pub/rsync/rsync-3.0.8.tar.gz
[root@server1 ~]# tar xzvf rsync-3.0.8.tar.gz
[root@server1 ~]# cd rsync-3.0.8
[root@server1 ~]# ./configure
[root@server1 ~]# make
[root@server1 ~]# make install

[root@server1 ~]# wget
[root@server1 ~]# tar xzvf inotify-tools-3.14.tar.gz
[root@server1 ~]# cd inotify-tools-3.14
[root@server1 ~]# ./configure
[root@server1 ~]# make
[root@server1 ~]# make install

2.配置ssh key信任
建议通过普通用户进行操作,理由是通过root操作本身就危险,免密码登陆的root就更危险了。

在两台服务器上创建rsync用户
[root@server1 ~]# useradd -m rsync
[root@server1 ~]# passwd rsync
[root@server2 ~]# useradd -m rsync
[root@server2 ~]# passwd rsync

[root@server1 ~]# su - rsync
[rsync@server1 ~]$ ssh-keygen -t rsa
在提示保存私钥(key)和公钥(public key)的位置时,使用默认值;
在提示是否需要私钥密码(passphrase)时,直接敲回车,即不使用私钥密码。
之后,将生成一对密钥,id_rsa(私钥文件)和id_rsa.pub(公钥文件),保存在/home/rsync/.ssh/目录下。

将公钥添加到远程主机的 authorized_keys 文件中
将文件上传到远程主机(假设远程主机IP为192.168.10.4)
[rsync@server1 ~]$ scp ~/.ssh/id_rsa.pub rsync@192.168.10.4:/home/rsync/

使用rsync用户SSH到登陆到远程主机,并将公钥添加到 authorized_keys 文件中
[rsync@server2 ~]$ mkdir .ssh
[rsync@server2 ~]$ chmod 700 .ssh
[rsync@server2 ~]$ mv ~/id_rsa.pub ~/.ssh/authorized_keys

重启SSH服务
[root@server1 ~]# /etc/init.d/sshd restart
[root@server2 ~]# /etc/init.d/sshd restart

3.创建inotify_rsync.sh脚本
[root@server1 ~]# vim inotify_rsync.sh
1    #!/bin/sh
2    SRC=/home/rsync/test
3    DST=rsync@192.168.10.4:/home/rsync/test
4    
5    /bin/su - rsync
6    /usr/local/bin/inotifywait -mrq -e modify,delete,create,attrib ${SRC} | while read D E F
7            do
8                    /usr/bin/rsync -ahqzt --delete $SRC $DST
9            done

相关注解如下:
/usr/local/bin/inotifywait -mrq -e modify,delete,create,attrib ${src}
-m 是保持一直监听
-r 是递归查看目录
-q 是打印出事件
-e create,move,delete,modify,attrib 是指 “监听 创建 移动 删除 写入 权限” 事件

/usr/bin/rsync -ahqzt --delete $SRC $DST
-a 存档模式
-h 保存硬连接
-q 制止非错误信息
-z 压缩文件数据在传输
-t 维护修改时间
-delete 删除于多余文件

要排除同步某个目录时,为rsync添加--exculde=PATTERN参数,注意,路径是相对路径,具体查看man rsync。
要排除某个目录的事件监听的处理时,为inotifywait添加--exclude或--excludei参数,具体查看man inotifywait。

inotifywait 命令产生三个返回值,分别是“日期,时间,文件” 这3个返回值会做为参数传给read,因此脚本中的“while read D E F” 写法细化了返回值。

赋予脚本可执行权限
[root@server1 ~]# chmod +x inotify_rsync.sh
执行脚本
[root@server1 ~]# /root/inotify_rsync.sh &
设置脚本开机自启动
[root@server1 ~]# cat "/root/inotify_rsync.sh &" >> /etc/rc.local

4.测试
首先在server1服务器的/home/rsync/test目录下创建文件或目录,然后再到server2的/home/rsync/test目录下查看,如果看到就说明成功了。
[rsync@server1 ~]$ cd test
[rsync@server1 test]$ touch a.txt
注意:第一次SSH连接的时候可能需要输入一次密码,之后就不需要输入了。

[rsync@server2 ~]$ cd test
[rsync@server2 test]$ ls
a.txt

看到了a.txt文件,说明文件同步已经成功!

文章资源来自:
阅读(16223) | 评论(0) | 转发(7)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