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569633
  • 博文数量: 416
  • 博客积分: 2440
  • 博客等级: 大尉
  • 技术积分: 4830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10-12-24 04:19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416)

文章存档

2011年(403)

2010年(13)

我的朋友

分类:

2011-04-13 16:57:53

  “禄来福来”双反相机先容  禄来系列双镜头反光相机,在四五十年代以致七十年代初,曾风靡天下一时。在五六十年代,曾是专业的意味。当时能背着“禄来”双反在街上走的人,不是专业摄油骨者,就是公安职员。对于价格昂贵的“禄来”,平民百姓只能“看机兴叹”。     禄来厂生产的多种双反相机,个中禄来康特[即Rollekonter],禄来可得[Rolleicord]是作为普纪跪易型供给市场,但也具备了相当水准的机械及光学素质,而禄来弗来克斯[Rolleiflex]的市场定位是高级专业型,追求的是“百年有形”,一挚捍照高级专业水准而计划制造。几经改进后的“禄来弗来”双反,生产在五十年代中叶,六七十年代。个中:E、F 、T等机种型号,在机械结构,生产工艺,制造技术,产品配套及性能上均达到较高水平,在国际市场上曾畅销一时。一样平常说,“禄来弗来”双反其特点在于两个镜头,上镜头取景,下镜头拍照,摇把卷片,微传感滚筒式自动停片,与上弦连动并可多次暴光,也可防止重拍。采用结构,性能及用材方面均非常精良的康般镜间快门并有M、X、V 装置,采用强度较好的铝合金模铸机身,外围部件多为铝合金或黄铜,卷片机构等传动齿轮和有运动摩擦、藕合等部件零件,多采用优质黄铜或合金钢材,快门主力弹簧则采用优质钴基不锈钢,所以只要使用保管得当,“禄来”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关于“禄来”配套的拍照镜头,一样平常说,2.8D、E、F各型相机多使用蔡司普兰那,五片四组变高斯结构,并使用优质光学玻璃材料,其良好的成像素质被拍照界推许备至,口碑载道。后期生产的2.8F,采用了七片五组结构[变高斯型普兰那],被誉为蔡司的顶级极品头。2.8双反中也有部分装有F2.8/80mm五片四组变高斯结构的施耐得仙农塔拍照镜头,其本质一样良好,只不过实拍感觉反差稍嫌柔和。   3.5双反,A、B、O、T 等型多使用著名的蔡司天塞F3.5/75m四片三组头。该头具有结构简单、成熟,素质精良的特点,成像质量倍受拍照职员赞美,与普兰那相比,除了最高分辨率稍次和大光圈时边沿像质有所着落和不便于作到2.8口径外,并无明显差异。用F3.5/75mm天塞头拍出的高倍放大照片,极具德国风采,韵味独特。E、F等型所用的F3.5/75mm五片四组变高斯结构普兰那头或施耐得仙农塔头,也具有同F2.8/80mm蔡司普兰那头、施耐得仙侬塔头一样优异卓著的光学质量。“禄来可得”遍及双反装用的镜头,多为四片三组F3.5/75mm的施耐得仙娜镜头,该头与天塞头相比,除了反差较柔以外,并无太大差异。初期的“禄来可得”Ⅱ型,装配蔡司特欧塔F3.5/75mm 三片三组头,与天塞比,边沿像质稍差,但优于海鸥双反头,仍可作高倍放大。   禄来双反相机从20年代起生产至今,经历了大约10几种机型,但是其基本的样式没有太大的改变。它的生产阶段大体分为两个阶段,即二战前的前期和战后到80年代的末期。在前期阶段,机型的变化比较大,但推出的机种不太多。在后期阶段,推出的机型比较多,但是在机构方面的变化不是那么大,这类特性尤其是表而今50年代。在进进战后阶段,莱卡M系列相机,日本135多种规格相机的面世,分外是哈苏相机带来的冲击,那种给人以名流风度的禄来相机一时掉往了往日的宠爱。就由于此,也刺激了禄来双反相机的机型变更和改进,可以说,50年代是禄来的黄金期间,它给我们供给了双反相机的精品。在禄来的最初政策来看它不生产自己的镜头,而由蔡司和施耐德两大镜头巨人供给配套镜头,自己则专心发展相机机身功能和机械机构的美满。在它平常推出新型相机时,每每都同时配有这两家镜头的机身供给给用户。总的说来,禄来机身所配的几乎是标准镜头,焦距不过乎75mm和80mm两种,最大光圈为f2.8和f3.5两种。配合的菜斯镜头结构为Tessar和Planar,施耐德镜头为Xenar和Xenotar。相对而言,Tessar和Xenar的结构较为简单。这正是禄来相机的这类采用不同镜头的做法也是它倍受大家喜好的原因起因之一。很多的禄来用户深深地沉醉于不同镜头风格当中。这也是禄来高明的做法。比如著名的Tessar的结构风格结实,立体感较强,但是相对Planar而言色采较为平淡。而Planar的表现较为精致而柔和,影调的再现和空气感的传递之美妙可以说是一代镜头的典范。施耐德的Xenar结构也较为简洁,价廉物美。而它的Xenotar结构镜片数较多,是施耐德较高档的镜头,比如为禄来6008相机设置的标准镜头80mm/2.0就是采用了这类结构。   禄来的66双反相机重要分为Rolleiflex和Rolleicord两个系列。分别刻印在相机前面版的顶部。前者是反映禄来相机真正水平的高档系列,而后者为Rollei相机的便宜版本,在而今的二手市场价格非常低廉。50年代禄来推出了很多机型上市,也是禄来公司的黄金期间。个中,2.8F型是集禄来相机精华之大成的一代精品!它是在经历了多次改进,试行,顾客评价以后的美满产物。这一种型号从1960年不停到生产1981年,持续了21年,可以看出Rollei公司对它的性能和美满度是多么的自大!它不停是浩繁禄来爱好者所追求的对象,在二手市场上一样平常不轻易见到它的身影。尤其是配合Planar80/2.8的2.8F型更受人们的欢迎,一台品相好的它可以很轻易售到USD2500。另外,禄来除了采用标准镜头配合其机身以外,还有两款分别配合广角镜头和看远镜头的机身推出,它们都是仅仅采用菜斯的Distagon55/4和Sonnar 135/4,而没有依照惯例推出采用施耐德镜头的型号。它们是:Wide Angle Rolleiflex,配合蔡司Distagon55/4,1961年;Tele Rolleiflex,配合蔡司Sonnar 135/4,1959年。可以说这两款都是禄来相机的“异类”。 固然说2.8F型为禄来公司赢得了荣誉,可是面对其他各类相机的兴起,它并没有改善禄来公司的经济状态。Rollei公司终究在2.8F型停产后的1984年公布倒闭关门!经过重新组合新Rollei公司重整旗鼓,于1987年向市场推出Rolleiflex 2.8G,配合Planar 80/2.8(Rollei HFT)。但是为了逢迎期间的必要,同时也为了降低生产本钱,新Rollei也避免不了随波逐流,它在新型相机上促进了一些过往没有的功能,比如闪光调光功能等等,在相机用料上也尽力使用低本钱部件和材料,分外大的变化在于停止一贯做法,没有再同时平行推出采用蔡司和施耐德镜头的机身,乃至于采用了Rollei自己的镜头。我们尽不怀疑Rollei已具有肯定的制造镜头的本领,但是,在云云具有传统魅力的禄来、菜斯、施耐德金三角的观念眼前,着实是令以往的禄来迷没法接受!并窃冬如今的Rolleiflex 2.8G在做工精美程度已不如从前的条件下,它的售价却被设置的很高,实际上,如今的Rolleiflex 2.8G已魅力大打折扣。对于生存在精美回忆里的人们,那些已掉往传统的东西还有甚么价值呢?  禄莱福来及禄莱可得  禄莱福来是Rolleiflex的音译。Rollei是带状的意思,Flex当然是反光的意思。禄莱福来(以下简称禄莱)是相机的名牌,在业内助仕中,大概比莱卡更受欢迎。原因起因当然颇多,但计划美满、产品精良以纪观钱公道是重要的。  收躲禄莱的相机比起莱卡来讲,财力会较易负担。假如说莱卡是35mm片幅的始创者,那么禄莱便是120菲林6×6度的前锋。风琴袋机(折合式相机)期间,120菲林多用6×9或其半格6×4.5底片。一卷菲林可拍八或十六幅。禄莱创制的双镜头反光机(以下简称双反机)采用6×6度是配合腰平取景计划,避免分横、竖度的不便(请重温行云老师先容双反机的文章)。尽管本日有各式各样的120片幅,除上述之6×9、6×6、6×4.5外还有玛米亚和宾得之6×7、及富士之6×8。更有林可夫超广角之6×12等。  各种片幅有自己的一套理论,如6×4.5的放大比率恰好和8×10符合,6×7取得菲林最大的面积使用率等等,但风行程度始终不及6×6片幅。禄莱采用此片幅以后,其对手哈苏亦坚持此片幅,使到6×6差未几成为120菲林的标准片幅。更稀有部画册以方度刊出,别有一番风味。假如你接受方度的概念,你的取景方法会改变,你会觉得方度构图慎重,裁长大度或横度都不及方度来得好,只有放大到20×24寸时才要略作裁剪。鄙人于1991年的相机展会场内看过哈苏的幻灯片,全以方度展出,觉得美艳不可方物,全不须剪裁。  现先先容禄莱的历史。禄莱最初并不生产双镜相机,而是立体拍照机。1921年由Paul Franke和Reinhold Heidecke创立,因而因袭Paul Franke&ReinhodlHeidecke的厂名至1962年。第一部产品是45×107片幅的立体拍照相机,用玻璃片或片装菲林,有三个镜头。个中两个蔡司的天塞镜头用作拍摄,另外一用作取景,由于是Heidecke计划发明,所以叫作Heidoscope(亦有叫Baby Heidoscope,因体积及片幅都最小。或叫Original Heidoscope,即第一部Heidoscope之意)。1925年将片幅加至60x130mm。1926年改用B11或117菲林改名为Rolleidoscope。1927年生产更小巧采用127菲林的机型。全部Heidoscope和Rolleidoscope除菲林不同外,性能和计划基本雷同。这类相机到二次大战才遏制生产。到了末了几年都是接到订单,才生产付货的。这些相机极受禄莱收躲家或立体拍照发热友器重收躲,市面极难熬见。禄莱从开始便采用蔡司镜头。我不知道,亦无从查究厂方对蔡司镜头情有独钟是不是有分外原因起因。无论如何,禄莱之成功,蔡司有不可抹杀之功,一样例子有哈苏。日本生产的中片幅相机,性能计划都不比哈苏差,但却不受专业拍照师青睐。只要能付得起,他们都会选用哈苏或禄莱的。禄莱不停采用蔡司镜头,大约到了1949年间才以施耐德的Xenar用在禄莱可得(Rolleicord)和Xenotar用在禄莱福来供大家选择。禄莱的工程师夸大蔡司或史耐达的镜头都具有一样的高素质,无分轩轾。新机的售价相若,但二手市场,配蔡司镜头的总是叫价较高及较受欢迎。笔者虽有一部2.8D配用Xenotar镜头,却从未用过,无从得知其效果。但禄莱可得配用的Xenar镜头确极感对劲,不过Vb的又比Ⅲ至Ⅴ型的为好。1928年禄莱双镜反光相机已有样本生产,翌年推出贩卖。允从此一相机概念发展,配合蔡司镜头的极佳光学质素和厂方一丝不苟的品格,奠定的禄莱的成功。双镜反光相机成为其他厂家的仿照对象。不论福伦达、蔡司、雅西卡到本港宝源都有生产,但只有禄莱独执牛耳,其他都相继退下。现时亦只有禄莱仍间中有小量贩卖外,只有日本雅西卡仍有生产,此外就只能求诸国产的海鸥等牌子。禄莱现以改为单镜反光,但不少专业人仕的干燥箱里仍会有一部禄莱双镜机以备不时之需。1929年起,禄莱差未几每年都有一款新相机上市,每款都是同一名禄莱福来或禄莱可得。用120菲林的、用127菲林的都叫禄莱福来。用家因此不停都混浠不清。至1956年厂方才有正式号型如3.5E、2.8F等加在机身编号之前以示识别。固然每年都改款,但每款都相差不大,只有稍稍改变(亦可算演变),确切要辨认的话,必须对各型号都熟识。幸好厂方的机身编号很有体系,从编号着手,也错不了多少。型号多,产量也多。短短十年到1938年售出三十万部。到1956年已售出一百万部。假如以为一百万部并没甚么了不起,你大概忽略了这是中型片幅的相机。贩卖量和35mm或柯达的盒式(Box)机当然有分别。假如认同它的惊人销量,便会觉得它的地位崇高,深受专业及业内助仕信赖。消息工作者,美洲的多用Speed Graphic,欧洲的多用Makina,他们都觉得专用禄莱较为轻便机动,并有可靠操纵及高质素相片的优点。加上厂方配合生产多种件如手柄,眼平棱镜取景器及闪灯等,渐渐减少了Speed Graphic 和Makina而独领风骚。不过好景不长,没过多年便受到哈苏单镜反光机的挑衅。另外一方面,35mm片幅相机兴起,渐渐受欢迎,因而多了一个对手--莱卡。后来更加上尼康、佳能等。大概是禄莱掉以轻心,并没有及时作出部署接受挑衅以至渐渐掉往地位。自六十年开始,禄莱的牛耳地位不稳。哈苏的相机上了太空和月球。Makina为日本收购,并放弃抄袭,计划出甚具创意实用的相机。莱卡的地位亦受到动摇,瑞士名牌Alpa亦渐消掉。柯达也只生产塑胶制的遍及产品。只有禄莱仍独力支撑,各样产品都有,除了双反机,加进35mm片幅的小机型,连动对焦和单镜反光机。乃至126和110的超小型机,亦有对抗哈苏的精良120单镜反光机。8mm拍摄机、闪光灯、幻灯放映机、放大机及脚架等,只要与拍照沾上边的,都有生产,竞争愈来愈激烈。为求生存,禄莱将厂房转至新加坡以减低本钱。厂方固然夸大新加坡产品仍保持着德国生产和质素,可惜不为用家信托而掉败。  禄莱和两位创办人Paul Franke和Dr.Reinhol Heidecke相继于1950、1960年作古。禄莱于1962年改名为Rollei-Werke Franke&Heidecke,更于1964年将公司重组。不停为禄莱在美国经销的Burleigh Brooks于1964年遏礼服务。自此不论业务奉行或产品贩卖都不抱负。美国贩卖业务改由Honeywell接替。但在新加坡1970年设厂后,翌年亦遏制合作。因而成立Rollei of America专事美国业务。加拿大、奥地利、荷兰及日本等地亦分别成立公司主持各地业务。好景不长,每况愈下,美国的公司在1980年解散。新加坡厂房亦在同年停产。德国老家只生产少量专业制品。1981岁尾禄莱已陷于破产边沿,末了由伦敦的United Scientific接收经营。禄莱的清除原因起因,很难下结论。可以说后期35mm相机不及日本产品,而双反机因受到不能换镜头的先本性局限渐不风行,因而出现财政坚苦,亦有回咎于宣扬不力,以至新一代用家未能欣赏其名气及精良品格。  禄莱双反机的计划有多少好处,如①目睹到的与拍摄到的十分接近,时差(time-lapse)很小,轻易捕捉景物不断变动的形态,分外是人像方面;②构图方便;③机身轻便,轻易操纵,用慢快门亦易于拍到清楚的影象。与单镜机比较,不能掉换镜头和片匣当然是致命的错误谬误。故此在1929年第一部禄莱面世时引发的震动是可以明黑的。当时间不能换掉镜头并非错误谬误,当时全部相机都差未几是固定一个镜头的。同时使用多种菲林亦非时尚。当年其他厂家纷纷效法,双反机一度成为多姿多彩和机种。  第一代的禄莱,俗称Original Rolleiflex,外形很似禄莱可得但体积较大,配有两种镜头f4.5或f3.8的Zeiss Tessar,快门1-1/300秒另加B和T,用117菲林,但有些已改装成为用120或620菲林,用旋钮前卷菲林。1932年改用杠杆前卷菲林,更将快门光圈读数移到取景镜头的顶部,方便取景时见得到读数,此peep-window方式不停因袭至今,镜头仍然分别配f4.5或f3.8。1934年的更配f3.5镜头,快门改Compur Rapid,1-1/500秒及B和T,禄莱的名牌亦由此型开始用凸字,从前的是凸字。杠杆前卷菲林固然比旋钮方便,但仍然要先将快门上显冬仍不够方便。1937年起全部禄莱的杠杆前卷菲林,就兼有快门上弦性能,及表现已暴光的格数,防止重拍或空拍,但亦可刻意重拍,从这时候开始可以算是第二代的禄莱了。但型号可不少,单单配f3.5镜头的已有23种,厂方并没有加以区分,不同年份的每有不同的改动,这23种号型是根据历年和改动,只是用家的风俗叫法,非厂方的编定。快门扫数采用Compur-Rapid,1-1/500秒和B快门。但闪灯同步有些是MXV(V=***掣),有些只是Synchro Compur X。成像镜头(taking lens)是f3.5/75mm,有多种,最初期的是Carl Zeiss Jena Tessar,1945年后有Zeiss Tessar或Schneider Xenar供选择,1949年后有Zeiss jena或Opton Tessar和Xenar,有加膜镜头。但1954年起只有Xenar 或Carl Zeiss Tessar。1956年全系列都配用高质素的Zeiss Planar或Schneider Xenotar 75mm f3.5镜头。另外加进Rolleiflex T系列,T=Tessar镜头,但与1955年从前的计划不同,可以说是遍及型,售价约为同期的三分之二,但现时二手机的价格已无分别,只视买家爱好而取舍,取景镜头(finder lens)扫数都是75mm f2.8 Heidosmat,由于大光圈,有不错的取景豁亮度,后期的取景玻璃加了增光环,更为豁亮好看。1958/59年开始全部禄莱机都配用新计划的取景罩,有可转换眼平棱镜取就拱其他妙处。罩的两侧改为折合式,面积加大,有更佳遮光效果,取景时更为集中,开阖动作比旧式的更畅顺,可更换取景屏片,配用Rolleikin时,在取景屏加上片格很方便。禄莱号型着实太多,因此用图表列出各型号的特点,盼看对辨认有所帮助。后期生产的纪念型金机、黑金机等,以己陬新款的2.8GX和不甚风行的Rollei Magic不作先容了。不过有两款仍值得花笔墨的,那就是Tele-Rolleiflex和Wide-angle Rollei。五十年代初,哈苏相机建立的着名度,给禄莱不少的威胁。可掉换镜头及片匣的优点使禄莱甚难抵抗,因而有广角和远摄两款机的产生。概念是不错,可是如许不是要背着三部相机上阵吗?不受欢迎是可以明黑的。只有虔诚的拥促者才会要吧!从机身编号可看到远摄镜型第一期只生产五千架而广角型的只有四千架。以收躲者来讲,这两种机款源于同一系列,外型雷同,只是镜头有分别。一套完备的收躲品当然要兼有这两款。从稀有方面来看,亦值得拥有。有些人以为禄莱拍摄的相片有高些清楚度,原因起因是拍摄时没有反光镜弹起的震动。假如预先锁起反光板却掉往了观景的功能。我不大信赖这些理论。哈苏大师Prof.E.Wildi著的《哈苏手册》教人(当然要用脚架)暴光少于1秒时,要用力按着机身才暴光。假如长于1秒的话便相反,只有快门线接触到相机。多年来我都觉得如许作万无一掉。有些禄莱是可以加上一片光学玻璃以保持菲林尽对平伏。如远摄型的另配机背及后期生产的广角型都可以。据用家经验指出,作用不大。由于拍摄到的照片,很难察觉个平分别。固此此配件甚少人采用,极为稀有。禄莱相机的计划是很精密的,经多年使用,都能保持精确度。原因起因是在两镜头中两旁有柱,可保持镜片的平面和菲林平面平行。这是其他同型计划的相机没有的。乃至姊妹牌禄莱可得也没有这设备。固然云云,禄莱可得仍然有极高的质素,只是操控方面没有禄莱福来那么方便。现时二手市场要找一部禄莱福来并不坚苦,不论是F2.8或F3.5,卖相美满或残缺的都有,题目只在乎价格。配件便不同了,可以说可遇不可求。比方皮袋还比较轻易,大概不是原配,但总可以用。皮带扣倒是另外一回事了。禄莱可得要有皮袋才有相机带。没有皮袋,相机带仍可挂在相机耳,当然有些不方便。但禄莱福来肯定要有原厂的扣,才能扣上皮带,皮带可扣在相机或皮袋上,没有这个扣,便只能用手捧着。很多人可以卖往皮袋,由于保存麻烦,但不会卖往皮带扣的。小小的两个扣的售价,会令你意想不到。至于镜头盖(俗称鸭肾干)及遮光罩,亦是比较少见的配件。其他如Mutar(两倍增焦距镜),广角型用的半身镜、近摄镜、360度取竞邬、柔焦镜、立体摄雍邬和Rolleimeter(作丈量用)等等都不常见。滤镜bayonetl’11’111相当于B-30、B-36和B-40,B-40尚可买到原厂新货,其他的便很难了,偏光镜更加不用提了。即使云云,没有配件的禄莱福来或禄莱可得仍然很好用,分外是拍摄风景和小孩。假如你的爱好恰好是这两方面,便不要错过了。

2011、04.12我的生日

2011-4-12换车

阅读(1865)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