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645927
  • 博文数量: 405
  • 博客积分: 5516
  • 博客等级: 大校
  • 技术积分: 4100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9-07-05 12:33
文章分类
文章存档

2012年(16)

2011年(35)

2010年(77)

2009年(277)

我的朋友

分类:

2010-02-14 00:55:21

     生命在於運動,是十八世紀哲學家伏爾泰的名言。所謂運動,並不止於周末打場網球,晚上溜溜狗,又或者一年一度重陽登高,而是指恒常運動,使身體經常保持最佳狀態。除此以外,心態積極,也是其一。在這個財政困難、搵工艱苦的年代,我們愈發需要樂觀面對,正如病倒,更需重視身體保養一樣。將情緒固定於冰點,把四肢封鎖於靜止狀態,決非出路。
 
     2001年10月中,林本壯醫生(Dr. Paul Lam) 擱下在澳洲的家庭醫學診所,專程來港參加 「國際風濕病日」 的活動。現場觀眾有緣目睹的,只是他台上卓然有成的太極示範,看不到他推動太極治病的幕後努力。


關節痛 練拳自醫

     談到這一套在病人圈子甚為聞名的「風濕拳」,Paul開懷地說:「每一天,我都收到很多e-mail和來信,多謝我教他們練太極。」雖然Paul的廣東話因為落籍澳洲數十載(他應該是1965年落戶當地,至2010年計已四十五年了),而不夠字正腔圓,然而病人的笑臉,卻是分毫無差地反映在他臉上。

     不解的只是,一個西醫,何以無端端教起太極拳來?

     「說起來差不多卅年前吧,我注意到自己出現骨關節炎的早期徵狀,頸項、背部、手指關節都有疼痛,但骨科醫生只是開了簡單的抗炎藥Indocid便打發了我。Well,其實我們中國人自小已知太極對關節很有裨益,於是很自然便開始了。」 少年阿Paul早已在書店邂逅過有關著述,但基於反對暴力和打鬥,寧願與太極擦身而過。

     可惜!連 Paul自己也這樣說,偏見有時候竟然勝過了事實,幸好,他最後還是跟太極再遇上,還當上了澳洲太極總會的會長。

「風濕拳」 取自孫家

     台下的Paul,是個謙謙君子,台上的Paul,卻是個風範迷人的太極行者,每一個動作,撇腳、出拳、推手、轉身,都如同行雲流水,渾厚而不遲滯,靈活而不輕浮,身體彷彿有一股氣,將整個人包圍起來,推過來,送過去。

     不奇怪,有謂 「拳不離手」,過去廿多年來,Paul每天一早起床,都要練差不多一個鐘太極才去診症。

     太極五大家,很多套路和劍法 Paul都會,但最愛的卻是保留有古老發力和跳躍動作的陳家,和動作小巧、步法靈活的孫家。他在世界各地關節炎協會教授的 「風濕拳」,正是改良自孫家太極

     「孫家跟楊家正好相反,它架子高 (意指不用蹲得那麼低),每一步都進退相隨,膝關節的壓力不太大,適合本身關節已有勞損甚或變形的病人。而且孫式動作幅度小,對肩膊和胸背的要求沒有那麼大,病人較易掌握。」

     Paul以西醫兼太極專家的身份分析:「話雖如此,孫式的氣感卻來得好快、好強,這個 『氣』 有助醫療,即使年老病者也可很快得益。」

以「氣」強身  年年廿五歲

     曾幾何時,Paul將教授太極、當西醫、私人生活三個世界嚴格區分,絕不混淆。直到三年半前,他忽然有所領悟:既然自己對太極已深有認識,何不設計一個特別課程,將所知所學,教給風濕病人呢?

     經過動作難度、複雜程度等分析比較以後,他抽取了孫家太極其中十二式,成為創新的醫療套路,讓年邁的風濕病人也有能力駕馭。他在澳洲的外國人學生最愛說:「這拳看起來平平無奇,卻竟然對關節痛大有幫助。」

     當然啦,你以為中國國粹浪得虛名麼?「太極其實是全身每一個骨節、筋腱的運動。」Paul剖析:「最難得的是它內外相結合,練習的時候,內心平和放鬆,外在卻又反應靈活迅速。」

     細分起來,關節炎種類過百,但 Paul以家庭醫生的觀點看,病者經歷 「一視同仁」,痛楚、僵硬、疲倦、情緒低落……而太極確實可以幫助他們由內至外強壯起來。Paul 就是最佳人辦,現在,只有睡眠不足、過度疲勞的日子,關節痛才會不請自來。盡管2001年底訪港時已屆五十三「高齡」(2010年當已六秩開二了),但他依然擁有令他自豪的廿五歲骨骼健康,這一切,都體現了 「生命在於運動」 的真諦。

1. 太極醫療強項

 站在西醫角度,林本壯醫生說運動最少有 4 大好處:  換上中醫學或太極的角度,便是另一番詮釋:
 ☆改善心肺功能。  ★加強氣的運行,氣血運行而疾病不生、關節不痛。
 ☆使肌肉強壯,保護關節。  ★而 「氣」 又等如生命,由呼吸的肺氣、腎的先 天之氣、脾胃運化食物之氣組成。
 ☆令關節靈活,減少失平衡跌倒。   ★令精神放鬆,達致內在和平。短期則神經不再緊張,繁忙都市人特別適合練習;長期則胸襟放開,對事對人都比較寬容。
 ☆提升情緒 (也就是腦內嗎啡 endorphin 的產生 ),增強免疫力。  ★形、意、神內外相結合,成為一個完整的全人,身心都有進步。

 

 2. 風濕勇士的 「良藥」

    2000年今日,林本壯醫生(Paul)來港教授簡化孫家太極梁汝浩(阿浩) 和馬桂榮(阿wing)也是座上客。2001年底,兩位當了主角,上台接受 「積極面對風濕病勇士」2001選舉的頒獎。剷個平頭裝的阿浩,怎麼練了太極一年,仍然硬橋硬馬的!普通師傅見了,一定皺眉。但站在 Paul 的角度,必然諒解,因為他接觸的關節炎患者多不勝數,以阿浩患強直性脊椎炎卅五年如此「資深」,連頸項都不能運轉自如,卻仍能堅持做運動、做義工,最近更覓得全職工作,堪稱病友中的積極份子。

腳痛,被迫放棄長跑

     十四歲發病,弄了幾年才知發生甚麼事,但醫生給他的判詞,只是六個字:「無得解,無得醫。」難怪阿浩慨嘆:「以我當fit的年紀,卻要承受肩膊、腳、膝蓋、髖關節長期輪流強直疼痛,慢慢損壞,心情實在好難過。」 有那麼兩、三年的時間,他厭倦了看一次醫生便動輒耗上一日,放棄了覆診拿藥,引致關節進一步惡化。

     從前至愛的長跑運動,因為對關節負荷太大,不得不放棄了,但輔導同類病人時,口專業得像個醫護人員的阿浩,當然知道:「一定要運動,keep住郁到,保持狀態。否則脊骨就會黐埋唔郁得。」所以,廿多年前他已開始游水,千禧年起更積極耍太極

     「我們脊椎病人胸肺功能差,(到2001年底)已練了太極約一年,條氣順,呼吸時胸肺拉得開,個人靈活。」阿浩自嘲從前自己「成個機械人咁」,堅持運動帶給他的紅利,是肩膊鬆了、脊骨沒那麼硬直、辛苦。「活動範圍大了,骨頭硬中帶柔。」 心情當然也放鬆多了。

「資深」 病者與後起之秀

     阿浩經常現身說法,教病友積極面對:「有人要生要死,我會話,你睇我,卅五年了啦,脊椎都未硬晒,唔駛驚喎,保持運動,真係喎,幫到自己又幫到人。」那麼說,1996年才證實患上類風濕性關節炎的勇士阿wing,「資歷」又身係淺好多啊,說得笑的她忙不迭附和。

     「我會做伸展運動,維持關節靈活度;做阻力運動加強肌肉力量。最重要係保持心境開朗,排除一切障礙,去幫其他人,自助互助。」 阿wing的痠、麻、痺、痛部位跟阿浩差不多,練太極後,「關節鬆了,心情血氣都靚些兒,個人無咁易疲倦。」她尤愛「開合式」,「好有氣感。」 從前睡覺也會緊張得不自覺縮起的膊頭,如今跟笑臉一樣寬容了。是活得積極了,心靈空間大了,痛楚自然少了。

 

撰文:Z的休假

阅读(560)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