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永遠放不低?為何錯愛這一位?」、「為何仍然維繫,不惜一切?我為你執迷……」兩闕舊廣東歌,說的是「情」,也說的是「糖」。
自古至今,這個「它」都教人迷惘。到底它的魅力何在?是真愛還是錯愛?
如果糖在「食物警署」中有一個檔案的話,糖這麼一個壞蛋,其檔案恐怕早已被人「劃花」。
很多疾病,由蛀牙、癡肥、糖尿病、血糖過低、情緒欠佳、過度活躍以至受真菌感染,據說都是由糖「幕後策劃」,甚至親身參與。
恐懼‧愛慾‧為粒糖
不知傳聞是否屬實,但卻已令不少人患上「恐糖症」,一見到含糖食品就耍手擰頭。儘管他們背地裡自覺或不自覺地張口的次數還是不少。
翻看醫學辭典,糖的身份被界定為「一切溶於水,常呈結晶形態,具甜味的碳水化合物」。看似淡而無味的定義,但放進嘴裡,立級成為誘人的甜頭。
試看未通曉人事的幼兒,已懂得追著甜味來嘗,莫非是前世有緣?生理學者雖然不談這些,只知道甜味能讓人產生愉悅感覺,而小孩的味蕾又較成人發達,故此他們在一切糖類物體面前都變成了俘虜。
未知這份熱愛可會因糖的罪狀而有朝淡化?還是會促使人類積極探求真相,加倍愛惜這舌尖上的美味?
告糖四宗罪
罪狀一: 糖會引致蛀牙?
不錯,要打造一顆蛀牙,糖和牙垢膜缺一不可。除了呱呱墜地那一刻,誰的口中不存在這兩項引致蛀牙的條件?而且,不單是砂糖、方糖、冰糖等「打正旗號」的食品才含糖,作為人體能量最重要來源的碳水化合物(如米飯、馬鈴薯等)一樣含糖。
所以,不吃甜食並不能保證你絕不會受蛀牙打擾。反而,盡量在飯後才吃甜食,臨睡前以正確方法清潔好牙齒(包括:牙齒表面、牙縫、牙齦)才是正經。
罪狀二: 糖 會 致 肥 ?
不錯,你身邊可能有很多胖子朋友都嗜甜,這是鐵一般的事實,可近代營養學研究揭露,脂肪才是過胖的「主謀」,而糖,只是「幫兇」而已。不過,這類被營養師狠批為「只含熱量,不含營養」的超甜零嘴,吃過量一樣有本事「置你於死地」。
加拿大註冊營養師倪洛就給減肥人士提供了以下貼士:「用四粒代糖代替四茶匙砂糖,堅持一年,可省回三萬卡路里,算起來合共八磅肉。」
罪狀三: 糖會引致糖尿病?
不錯,糖尿病患者的確要戒吃所有含糖份的食物,可我們能否就此反推,吃糖過多可致糖尿病?據說,支持和反對論點的研究都有,暫無定論。但可以肯定的是,由吃糖過多而引致的肥胖,的確會增加患上糖尿病的危機。
罪狀四: 糖會引致過度活躍症?
不錯,美國耶魯大學早就有研究證實,空腹攝食大量糖份,兩至五小時後腎上腺素會大量產生。而這種激素可令人產生憂慮、興奮、難以集中精神的感覺。不過,糖與過度活躍症是否有絕對的因果關係,仍未可以肯定。
誰是千古罪人?
在這個低糖年代,糖彷彿已被標籤為引致都市病的「千古罪人」,可是,人體運作,一日無糖不行。據估計,我們的大腦每天需要消耗145克葡萄糖,你可說它偏食,可這就是它唯一的食糧。
儘管如此,如果我們效法日本電影《死亡筆記》裡頭的少年神探L一樣,整天糖果、朱古力、Cup cakes不離手的話,一樣會出事!因為這些含單糖的零食,雖可讓血糖迅速飆升,但不持久,當血糖下滑,你感覺只會更倦。若要保持精神奕奕,狀態理想如精英運動員,應當效法他們多吃含複糖的碳水化合物類食物,讓身體自行將之轉化為有用的葡萄糖。
理論上,選擇哪一種糖,進食多少份量,全憑個人自決。可是,有自由意志的人類,卻在吃糖後,將一己決定而造成的所有病痛不適,都一把推在糖的身上。當你輕率將己過歸咎於糖時,可有想過,其實,糖和情一樣,太多了叫人承受不了,太少了又教生命欠缺神采。
無情,濫情,全憑你一念決定。
甜蜜蜜檔案
Q1.世界上最甜的碳水化合物是甚麼?
A:蔗糖(Sucrose)。由葡萄糖和果糖兩種單糖組成。
Q2.葡萄糖是否指沖劑?
A:部份正確,不全對。因為葡萄糖(Glucose)也是蔗糖和澱粉的一個組成成份,存在於很多食物之中。
Q3.果糖是否只能在水果之中找到?
A:果糖(Fructose)主要存在於水果和蜜糖之中。有人認為它主要經肝臟吸收,無須依靠胰島素代謝,所以較適合糖尿病患者。
Q4.米飯跟意大利粉含不含糖?
A:都含糖。不信?你只要將一口飯或意粉細細咀嚼,就會嘗到甜味。因為五穀類食物屬於碳水化合物(Carbohydrate),包含各種糖和澱粉,經消化後最終會分解成為葡萄糖。
Q5.世界上有沒有完全不含糖份的食物?
A:不出數種。油類、肉類、蛋類和某些海產類。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撰文:Z的休假
阅读(459) | 评论(0) | 转发(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