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kit 中有一种镜像输出方式是 kernel+initird,以这类镜像为例,我们就来谈谈一个可运行的操作系统启动过程“发展史”:
1. 开机,主板上电 CPU Reset,寄存器初始化,根据 CS、IP 寄存器(FFFF0h) 运行第一条指令地址,由于处于内存高位地址,所以一般是一个简单的跳转指令(JMP),找到对应的BIOS 程序
2. 启动 BIOS 进行 POST 自检 (内存等硬件自检),然后 BIOS 会查找可引导的设备,找到后也就是对应的引导扇区 MBR,加载内存中,然后执行
引导扇区比较小,只有 512 字节,所以肯定无法完成后续的操作系统加载初始化的所有工作,所以这里就包含了一些关键信息:如何继续启动过程和装载 OS 的一些信息,也就是包含分区表,Boot Code(查看哪个分区是 Active)Boot code 执行后就会把控制权交给对应 Active 分区的 boot 部分
3. 接下来就是 Bootloader(比如 GRUB) 部分,装载 kernel 和 initrd
initrd 就是 Ram Disk,可以被 kernel 解压使用,用来作为临时的 root 文件系统,直到真正的 root 文件系统被挂载。
initrd 主要包含了可以挂载真正 root 文件系统的程序和一 些必要的驱动
kernel 和 initrd 配合完成上面的,就开始将控制权交给 /sbin/init (对于 initramfs 则是 /init),/sbin/init 主要会加载所有对应的 service 和用户空间的工具(配置的内容在 /etc/inittab 文件中),挂载对应 /etc/fstab 下的分区
4. 用户进入登录界面
特别说明,关于 initrd 和 initramfs 区别,在于
initrd 和 initramfs 都是作为根文件系统被挂载前的临时文件系统,被内核调用
区别是:(更详细参考文献 12)
initrd 是 linux kernel 2.6 前引入的, 是一个 gzip 压缩的文件系统类型的镜像,需要内核中相应的模块编译才能完成对应的加载(比如loop 设备)
initramfs 是 linux kernel 2.6 引入的,一个 gzip 压缩的 cpio 归档,是一个内存盘,不依赖于底层的文件系统
Image type
|
Location of init
|
Tool used to build the image
|
initramfs
|
/init
|
cpio -H newc -o
|
initrd
|
/sbin/init
|
mkcramfs, genext2fs (and others)
|
具体查看对应镜像中的内容如下:
initrd:
# mkdir /tmp/initrd
# cp initrd.img /tmp/initrd
# gunzip < /tmp/initrd/initrd.img
# mkdir /mnt/initrd
# mount –ro loop /tmp/initrd/initrd /mnt/initrd
# cd /mnt/initrd
initramfs:
# gunzip -c /boot/initrd-2.6.31.img > /tmp/my_initrd
# cpio -it < /tmp/my_initrd [examine contents]
lib
lib/udev
lib/udev/console_init
lib/firmware
lib/firmware/radeon
lib/firmware/radeon/RV730_me.bin
... snip ...
lib/modules
lib/modules/2.6.31
lib/modules/2.6.31/radeon.ko
lib/modules/2.6.31/modules.isapnpmap
... and so on and so on ...
# cd [somewhere] [in preparation for unloading]
# cpio -i < /tmp/my_initrd [unload]
参考:
[1]
[2]
[3]
[4]~mueller/docs/suse10.1/suselinux-manual_en/manual/cha.boot.html
[5]https://www.novell.com/documentation/suse91/suselinux-adminguide/html/ch12s03.html
[6]
[8]
[9]
[10]
[11]
[13]
[14]
[15]
[16] [17]
阅读(2026) | 评论(0) | 转发(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