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1453586
  • 博文数量: 263
  • 博客积分: 10851
  • 博客等级: 上将
  • 技术积分: 2627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8-11-26 22:40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263)

文章存档

2013年(4)

2012年(25)

2011年(33)

2010年(50)

2009年(138)

2008年(13)

分类: LINUX

2009-03-09 14:42:35

    ISO把网络按照不同的功能和应用划分开了所谓的OSI七层模型,其中的数据传输由最下面的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来负责。
    其中各层根据对数据封装的单位不同,在物理层中封装为数据“位”,在数据链路层封装为数据“帧”,在网络层中封装为数据“包”,在传输层中封装为数据段。
    T C P传给I P的数据单元称作T C P报文段或简称为T C P段(T C P
s e g m e n t)。I P传给网络接口层的数据单元称作I P数据报(IP datagram)。通过以太网传输的比特
流称作帧(Fr a m e )。
 
    接下来再看一下网络层中的定义及功能。网络层关系到子网的运行控制,其中一个关键问题是确定分组从源端到目的端如何选择路由。路由既可以选用网络中固定的静态路由表,几乎保持不变。会话开始时,还可以根据当前网络的负载情况,高度灵活地为每一个分组决定路由。网络层提供数据的物理路由,决定计算机之间的路径。网络层处理所有路由问题,以使较高层不必关心路由问题。网络层检查网络拓扑以决定传输报文的最佳路由,同时指出转发系统。只有网络层才真正把信源传输至信宿,并管理通过此系统传输给另外计算机的其他数据块。
    测试丢包率采用方式,说的通俗一点儿,就是你发送到目标机几个数据包,目标机需要传回几个相应的数据包,这样,就能检查网络传输中数据包的传递稳定性。
阅读(2449) | 评论(0) | 转发(0) |
0

上一篇:lvs的调度算法简介

下一篇:sysctl命令简介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