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61737
  • 博文数量: 28
  • 博客积分: 1661
  • 博客等级: 上尉
  • 技术积分: 355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6-09-06 11:29
文章分类
文章存档

2011年(12)

2010年(5)

2009年(7)

2008年(4)

我的朋友
最近访客

分类: Delphi

2011-12-04 12:41:49

前言:舒圣祥的文章写得很好,特此转载。我们中国人软弱惯了,自从鸦片战争以后都是如此。毛泽东天不怕地不怕,敢跟强权斗,大长了中国人的志气。朝鲜战争狠狠教训了美国人,几十年来美国人才不敢小看中国人。康菲公司漏油事件,按国际惯例都应该严惩,但时至今日我们国家没有什么大的动作,国人悲哀不已。毛泽东的精神何时回来?美国人不开采他国内的石油,我们为什么不学美国人?渤海的石油现在完全可以不去开采它。等以后救急用。

巴西迅速重罚漏油给我们上了一课

舒圣祥

  1121日,美国石油巨头雪佛龙公司因在巴西海域的油井发生原油泄漏事故,被巴西环境与可再生自然资源协会处以5000万雷亚尔(约合2750万美元)的罚金。同时,巴西里约州将通过司法程序要求该公司进一步赔偿,“初步估计总赔偿金起码超过1亿雷亚尔”。此时,距离巴西里约州海域被查出有原油泄漏,只有13天。(1123日《中国青年报》)

  康菲漏油事故发生后,美国墨西哥湾漏油事故一直是舆论用以比较的对象。不过,因为环保意识、环保法律等方面都存在很大差距,一句“国情不同”成了相关部门处理漏油事故不力的挡箭牌。相比之下,这次巴西对跨国企业漏油事故迅速做出重罚,无疑是一个最好的例证。巴西为何能对漏油事故作出迅速反应?康菲漏油事故为何迟迟画不上句号?这两个几乎都是在上世纪80年代颁布环境保护法的发展中国家,为什么会有如此迥异的表现?

  漏油事故发生后,两个国家的社会公众同样沸腾不已,区别是我们的执法部门始终“淡定无比”,根本不将损失惨重的漏油事故“上纲上线”。这种情况下,再将原因归结到法律法规不给力,只能是自欺欺人。

  要弄明白政府对漏油事故的重视程度,只需看是谁在代表政府处理漏油事故。巴西发生漏油事故后,除了环保部门,检察机构也立即强势介入,此外巴西联邦警察也宣布就此次漏油事件展开调查,责任人或将承担刑事责任。美国墨西哥湾漏油事故更不用说了,总统、议会、司法局、环保局等这局那局一齐上,合力施压绝不放过肇事者。可是我们呢?到目前为止,似乎始终只有国土资源部下属的国家海洋局下属的北海分局在出面。

  出了稍微大点的群体性事件,调查组动辄都是国家级;为何面对举国共愤的漏油事故,却始终让一个级别并不高的单位和一个跨国公司斗法?立法部门为何不对康菲的傲慢与懈怠做出谴责?农业部门为何不能代替渔民收集证据展开诉讼?司法部门为何不能对民间索赔大开绿灯,并追究漏油事故责任主体的刑事责任?

  巴西迅速重罚漏油事故给我们上了一课。比起巴西对漏油事故的处理 ,国内对康菲漏油事故的处理实在是不可理解。基于相似的国情,公众有权利也有理由要求相关政府部门积极作为,让傲慢的康菲对漏油事故承担起应付的责任,让受害者的权益尽快得到维护和补偿。

阅读(783) | 评论(2) | 转发(1)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

qq25821059472012-11-02 16:38:35

激光切割机2012-11-01 15:3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