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2009-01-20 07:27:47
论语笔记 为政第二
磁针石
联系方式: gmail and gtalk: xurongzhong#gmail.com
文件路径:
《徐醒民之论语讲要》
『⒉1』子曰:"为政以德,誓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⒉2』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⒉3』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⒉4』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说:我十五岁即志于学,就是专心求学。三十而立:至三十岁,已学有所成,非外力所能摇动。
四十而不惑:到四十岁,达到对宇宙法则、自然规律不疑惑。遇事可以行权。
五十而知天命:到五十岁,更深入知道宇宙法则、自然规律。
六十而耳顺:到六十岁能将宇宙法则自然应用,达到耳闻无碍之境。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至七十岁时,顺从心之所欲而不踰越法度。顺心而为,所作所为都自然合法,也就是起心动念都不离乎道。
这章书,是夫子一生年谱,亦是千古作圣妙诀。自十五志于学,至四十而不惑,是修境。五十知天命,是悟境。六十耳顺,至七十从心,是证境。
『⒉5』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
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於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⒉6』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⒉7』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於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⒉8』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⒉9』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大智若愚
『⒉10』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叟哉?人焉叟哉?"
前面孔夫子说过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如何知人,此章视观察三句经文就是知人的方法。
常事曰视,非常曰观。察,审也。视、观、察,以浅深次第为义。
视其所以,就是看此人平常所作之事。这是从近处看。只看眼前之事,尚不足以了解此人。
观其所由即是观非常之事。这也可以说,从远处看此人如何办事。观察此人过去所作所为,从此人做事为着什么目的,进一步认识此人。
察其所安就是详察其办完事情之后,他的表情如何,以明其本意。行善而安之,则善日进。有过而安之,则恶日积。
人焉廋哉,人焉廋哉:廋,是隐藏之义。用以上的方法,即由其人各种事迹去观察,便能知道他是何种人,是君子,是小人,皆能显然,他何能隐匿其实情。
『⒉11』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⒉12』子曰:"君子不器。"
『⒉13』子
『⒉14』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⒉1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⒉16』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己。"
『⒉17』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由,孔子弟子,姓仲,字子路。诲汝,就是教汝。孔子呼子路之名说:我教你,使你明白下面这个道理,如果对于某个事物你知道,就说你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不能假装知道,这就是求知的方法。其实君子求知必须求真知。此须经过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方能得到。
『⒉18』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子张问从政之道,孔子说:多闻就是博学。学无止境,虽然博学,仍有不能完全了解之事,此即是疑。有疑可以存而不论,不可妄加论断,是为阙疑。
慎言其余,则寡尤:说言语要恰到好处,不可多说,多则不免有失。
虽然多见,尚有危疑不安于心之事,亦须阙而不行,是为阙殆。
慎行其余,则寡悔:指无疑惑之事,亦须中道而行,恰到好处,无过无不及,行动谨慎,就少后悔之事。
言语少过失,行事少后悔,这是从政之道。
『⒉19』哀公闻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⒉20』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勤,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勤。"
『⒉21』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於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⒉22』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车儿),小车无(yue4),其何以行之哉?"
『⒉23』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於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於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⒉24』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