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語歌文化歷史研究者,喜歡鑽研文字與音樂的創作,也喜愛數學與棋藝等等。
分类: IT职场
2015-05-08 15:58:36
其一 《藝林之光》
我輩但知鍾雲山是唱家,罕聞他亦能製譜作曲。如圖之樂曲《藝林之光》,見刊於1940年12月17日《華僑日報》今樂府版,當日晚上,乃由鍾雲山所屬的「藝林音樂團」往電台播音演出「中樂」節目,「中樂」者,那個年代的粵曲粵樂是也。那時每個樂團樂社往電台播音演出,奏一首社員團員自撰的「社曲」或「團曲」,幾已成例。《藝林之光》正是「藝林音樂團」的「團曲」,而鍾雲山能得機會作一「團」之「曲」,其粵樂創作之造詣應是甚受團員認許。
想想三四十年代,知名的音樂社音樂團數逾半百,這種屬於「社曲」或「團曲」的粵樂作品,數量也應逾半百,真似是人人皆能奏樂作樂,斯時之粵樂何等興盛!可惜今天這些「社曲」或「團曲」似乎都成絕響了。
其二 《薔薇曲》
《薔薇曲》亦是上世紀三四十年代的的眾多「社曲」之一。此譜見刊於1937年3月6日的《華僑日報》「無線電俱樂部」版,當天晚上,是來自廣州的小薔薇音樂社於香港的ZEK電台播音演出,按例須奏「社曲」,便是這首由盧家熾製譜(作曲)的《薔薇曲》了。
據鄭偉滔整理的《盧家熾先生年表》,1929年盧氏十二歲之時,「參加廣州著名音樂團體『薔薇社』,其後獲同寅推舉為該社譜寫社曲,即盧氏之處女作《薔薇曲》……」
其三 《鐵馬錚鳴》
《鐵馬錚鳴》鐵馬音樂社之社曲,是譜見刊於1940年7月23日《華僑日報》「今樂府」版,是日晚上,正是鐵馬音樂社往電台播音演出。
據陳倉榖於五十年代後期於《星島晚報》上「香港娛樂業談薈」之第十二章「怡情絲竹且消閒」的憶述:鐵馬音樂社人材濟濟,後來頗有名的冼劍勵(亦作冼劍麗),就是該社當年的成員。只是陳倉榖對鐵馬音樂社着墨不多,像這首鐵馬音樂社的社曲,其作曲者殷滿桃,便全沒有提及。然而能作社曲,造詣當不凡。而據筆者簡略的筆記,殷氏當晚除了奏樂拍和,也有開腔唱粵曲,又是多才多藝之人。
曲名中的「鐵馬」,當是指風鈴,這種含義來源甚古。粵樂名曲有《午夜遙聞鐵馬聲》,其中的「鐵馬」亦當是指風鈴。
※ ※ ※
或者,應該把這些樂譜整理一下,讓它們再現於音樂廳,以聆當年社曲之韻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