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語歌文化歷史研究者,喜歡鑽研文字與音樂的創作,也喜愛數學與棋藝等等。
分类:
2008-04-05 07:09:13
一般人心目中,中國音樂就是五聲音階,很少轉調。但這種印象實在是很大的謬誤。在這裡,想簡單介紹一下中國民間音樂的轉調手法,其中用到的音,就絕不僅是五聲音階了。
在中國民間音樂裡,最簡單而且最常用的改變調高方法,乃是「壓上」和「忘工」。
「壓上」,這個「上」是指工尺譜的「上」音,「壓上」就是把「上」音壓制起來不使用之意。具體方法是在有關的五聲音階旋律裡,不再使用1及其各個八度音,而代之以相鄰的7音,而且這7當「正音」(這「正音」相對於「偏音」而言,一般而言,1、2、3、5、6是「正音」,4和7是「偏音」)使用。
「忘工」,又喚作「絕工」、「隔凡」、「凡忘工」等。「工」、「凡」就是工尺譜裡的「工」、「凡」(粵人的工尺譜作「反」)音。「忘工」乃是把「工」音忘記之意。具體的方法是在有關的五聲音階旋律裡,不再使用3及其各個八度音,而代之以4音,而且這個4音當「正音」使用。
這裡試以中國傳統歌謠《蘇武牧羊》來具體說明一下。一般我們所見的曲譜版本會是如譜一所示:
譜一
譜一裡,首十一小節4音不斷出現,有時甚至處在強拍位置(見譜裡橙色小三角形標示的地方),角色明顯是「正音」而不是「偏音」,而曲調的最後四小節也是如此。此外也可注意得到,這前十一小節和最後四小節並沒有3音出現,這情況就是「忘工」。以音列來分析,當會更清楚:
音列分析一
換句話說,常見的《蘇武牧羊》譜本,是採用固定唱名法記譜的,實際上並非整首歌是F調,應是一頭一尾是降B調,只有12至19小節是F調而已。
這《蘇武牧羊》以首調唱名法記譜,應記成「譜二」:
譜二
又假如,我們全用降B調來作固定唱名法記這首《蘇武牧羊》,則會變成「譜三」
譜三
下面的「音列分析二」,可以讓我們較清楚看到「譜三」的音階關係。
音列分析二
「忘工」和「壓上」,實際上是在使用固定唱名法的同時,達到改變調高的效果。這樣的轉調方法,轉到新調後其旋律實際上所用的仍是五聲音階。中國民間樂人能發現這種現象並有意識地運用,委實很有智慧。事實上,由於只是換一個音,便達到移調的效果,在實際即興演奏時作變調是非常方便的。
本篇總結:
壓上 以7(低音)代1變正音 (低音)7相當於新調的3
忘工 以4代3變正音 4相當於新調的1
思考題:七十年代粵語流行曲《相思淚》(即周璇的《四季相思》),中間的一段是「壓上」還是「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