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26253702
  • 博文数量: 2065
  • 博客积分: 10377
  • 博客等级: 上将
  • 技术积分: 21525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08-11-04 17:50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2065)

文章存档

2012年(2)

2011年(19)

2010年(1160)

2009年(969)

2008年(153)

分类: 服务器与存储

2010-07-18 09:25:20

IBM System Storage SAN24B-4

介绍

    存储区域网( Storage Area Network)是一种将磁盘阵列(Disk Array)或磁带库(Tape Library)与相关服务器(Server)连接起来的高速专用光纤网。SAN结构允许服务器连接任何存储磁盘阵列或磁带库,这样不管数据放置在哪里, 服务器都可直接存取所需的数据。由于采用了光纤接口,SAN具有更高的带宽。
相关资料:
各种光纤接口类型介绍

光纤接头
FC
圆型带螺纹(配线架上用的最多)
ST
卡接式圆型

SC
卡接式方型(上用的最多)
PC
微球面研磨抛光

APC
8度角并做微球面研磨抛光
MT-RJ
方型,一头双纤收发一体( 华为8850上有用)
光纤模块:一般都支持热插拔,
GBIC Giga Bitrate Interface Converter,
使用的光纤接口多为SCST

SFP
小型封装GBIC,使用的光纤为LC
使用的光纤:
单模: L ,波长1310 单模长距LH 波长
1310,1550
多模:SM 波长850
SX/LH表示可以使用单模或多模光纤
 
    采用存储区域网(SAN),可以通过快速的、专用的光纤网络,将上百个甚至几千个存储设备连接起来,组成低成本的、易于管理的存储区域网络。存储区域网不 仅可以减少数据移动对现有的网络系统的压力,从而降低存储的成本,而且可以通过将存储设备的集中,方便地进行监视和调整,从而实现灵活方便的管理。
 
    在传统的基于 SCSI技术的存储方式中,磁盘上的数据是服务器的专有资源,存储任务依赖于服务器及其所挂接的LAN。由于这种技术本身的局限性以及存储任务对网络带宽 的消耗越来越多,并行SCSI技术已渐渐不能够满足客户存储的需求。而SAN的推出首先使服务器同存储阵列之间的连接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基于 Fibre Channel(同时具备网络和通道特性,能够以千兆位速度进行数据传输的技术)的SAN改变了传统服务器与磁盘阵列的主从关系。位于SAN上所有设备均 处于平等的地位,任何一台服务器均可存取网络上任何一台存储设备,通过Fibre Channel高带宽和强大的IO处理能力,SAN技术在可连接性、可扩展性以及性能方面解决了SCSI技术无法解决的问题,成为存储领域具有强大生命力 的新技术。
 
    存储区域网络 (SAN)是一种基于光纤通道(Fibre Channel)的数据存储结构,SAN将原本分散的数据存储备份通过光纤通道重新集中起来,从而解决了因为网络技术飞速发展,备份数据难以管理的难题。 与传统的存储方法相比,采用光纤通道的SAN数据传输速率已经可以达到400MB/秒,而传统的SCSI仅为40MB/秒,即使是最新的 Ultra3SCSI协议也仅有160MB/秒;在连接存储设备的数量方面,SCSI最多为15个,而SAN可以达到成千上万个;连接距离,SCSI最长 25米,而SAN能够达到10公里甚至更远。
 
2 SAN的优势
    SAN的价值在于增加了存储系统的可用性、灵活性以至于减少了应用系统的宕机时间。以下我们给出SAN的优势:
 
>>存储系统集中
    在 SAN未出现以前,在计算中心的公用区域内将设备进行物理集中通常是不可能的,若有可能的话,却又要求昂贵和专有的扩展技术。通过在存储资源和服务器之间引入网络,解决了这样一个难题。
 
>>增加容量
    当所有的设备都与 SAN相连,那么为一个或多个服务器增加存储容量就变得非常简单。集中化的磁盘存储系统容许多台服务器使用由SAN连接的磁盘存储设备组成的公用存储池。 此时,可以在一个磁盘子系统内或跨多个IBM或非IBM磁盘子系统对磁盘存储资源进行汇集,同时将汇集的磁盘容量指定给由服务器操作系统支持的独立文件系 统。其中,服务器可以是异构的UNIX、Windows NT/2000甚至OS/390。
    存储设备可以动态地增加到磁盘池内,并且根据需要随时分配给与 SAN相连的服务器使用。由于存储设备做到了与服务器直接相连,并且存储容量的整合实现了容量的有效扩展,所以,与独立文件服务器的间接连接相比,这种磁盘汇集方法实现了有效的磁盘资源共享。
    磁带集中解决了当今开放系统环境中面临的问题,在那里,多台服务器不能跨多台主机共享磁带资源。目前在主机之间进行设备共享的方法是:人工将磁带设备从一台主机切换到另一台主机;或者是利用分布式编程来编写服务器之间进行通信的应用程序。
    磁带集中使一台或多台服务器上的应用程序能够以一种自动、安全的方式共享 SAN环境中的磁带驱动器、库和磁带。利用SAN基础结构,每台主机都能直接寻址到磁带设备,就好象它与其它主机已经连接到一起一样。
 
>>服务器群集
    由于异构服务器的群集可以将数据当作是一个单一的系统映像来观看,所以 SAN结构实际上是以一种全共享的方式提供给可扩展的群集。虽然现在使用多路径的SCSI使这种想法成为可能,但可扩展性 仍然是存在的一个问题,因为SCSI的距离受到限制。一般的SCSI允许传送距离25米,同时SCSI连接器的尺寸也限制了连接到服务器或子系统上的连接 数量。
    SAN允许在分布式处理应用环境中进行有效的负载均衡,在一台服务器上受到处理器限制的应用可 以在多台服务器上利用更大的处理器能力得到执行。为了做到这一点,服务器必须能访问相同的数据卷,同时应用程序或操作系统必须提供对数据访问的串行化服 务。目前,S/390 Paralle Sysplex已经提供了跨多个服务器联合体的成员进行无缝负载均衡的服务和操作系统工具。
   
    除了这些优势外, SAN结构还可以进行开发用于故障恢复,当主系统出现故障时,辅助系统接管主系统的工作,并直接访问主系统使用的存储设备。这样就消除了由于处理器失效而造成的停机现象,从而使群集系统环境下的可靠性大大提高。
    SAN使用光纤技术将存储设备连接到服务器上,既提高了可用性又提高了性能。SAN将共享存储阵列与多个服务器相连,同时服务器群集又使用它来实现故障恢 复。SAN可以使主机磁盘或磁带与网络服务器或客户机互连,还可以为IDC大带数据访问环境创建了并行数据路径。
   
    建立一个基于 SAN的数据存储与备份系统不仅可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同时还能提高系统的性能,随着系统的不断扩展,存储系统的性能和容量都可以灵活的扩展。
 
3 存储概念的再塑
    数据存储( Storage)在传统意义中是磁带、内存、硬盘、磁盘、CD等一些列介质和设备。但数据存储技术和合理应用及系统架构应该如何系统考虑?一直没有一个很 有针对性的理论。数据存储基本是被动地跟着主机系统的建设而设立,其主要功能是满足某种运算。随着各种应用的不断发展,存储设备的性质也在慢慢的变化着。 从一种为计算服务的辅助设备变为了受到多重保护的核心设备,其主要原因是它所存储的数据拥有巨大的价值。同时,不断发展的需求也推动着存储技术的不断向前 发展。
 
新一代的存储概念
    数据来源于信息,以某种形式搭载于某种介质上,提供于某种应用,再转化为信息并使之产生一定的商业利益。所以我们可以认为:“存储是数据的载体,是数据存在的形式!”
SAN(Storage Area Networking)存储局域网——二十一世纪全新的理念下的电子信息架构。以数据、信息、内容为核心的模式。

推荐一本书:
24.7元 
阅读(919)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