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系统运维
2011-10-20 09:57:33
配置回滚是将当前的配置回退到指定配置文件中的配置状态。该配置文件必须是有效的.cfg文件,可以使用手工/自动备份功能或者上节介绍的save命令生成,也可以是别的设备的可兼容配置文件,推荐使用手工/自动备份功能生成。配置回滚主要应用于:
当前配置错误,但错误配置太多不方便定位或逐条回退,需要将当前配置回滚到某个正确的配置状态。
设备的应用环境变化,需要使用某个配置文件中的配置信息运行,在不重启设备的情况下将当前配置回滚到指定配置文件的状态。
配置回滚的基本步骤如下:
(1)用户必须先设置备份配置文件的路径和文件名前缀;
(2)系统将当前配置以指定的文件名(前缀+序号)备份到指定路径。这个备份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系统按照一定的时间周期自动备份,另一种是用户用命令行在必要时手工触发备份;
(3)将当前配置回滚到指定配置文件的状态。配置回滚时,系统会比较、处理当前配置和配置文件中配置的差异:
对于当前配置与回滚配置文件中的相同命令,回滚操作将不做处理;
对于在当前配置但不在回滚配置文件的命令,回滚操作将取消当前配置中的配置命令,即执行相应的undo命令;
对于存在于回滚配置文件,但不存在于当前配置的命令,回滚操作将执行这些命令;
对于当前配置和回滚配置文件中不同的命令,配置回滚将先取消这些配置,再执行回滚配置文件中的相应命令。
【说明】对于分布式设备,当前配置只会备份到主用主控板,回滚操作也只在主用主控板上进行。但配置回滚的相应配置会同步给备用主控板,以保证当主备倒换后,配置回滚功能能继续运行。
对于集中式IRF设备,当前配置只会备份到Master,回滚操作也只在Master上进行。但配置回滚的相应配置会同步给Slave,以保证当Master变更后,配置回滚功能能继续运行。
对于分布式IRF设备,当前配置只会备份到全局主用主控板,回滚操作也只在全局主用主控板上进行。但配置回滚的相应配置会同步给全局备用主控板,以保证当全局主用主控板变更后,配置回滚功能能继续运行。
下面按照前面介绍的配置步骤介绍各主要步骤的配置方法。
1. 设置备份参数
自动或手动备份当前配置前必须设置备份配置文件的保存路径和文件名前缀。设置这些参数后,备份当前配置时,系统会将当前的配置以指定的文件名(格式为前缀_序号.cfg)保存到指定的路径。备份配置文件名形如20100312archive_1.cfg、20100320archive_2.cfg,备份序号由设备自动生成,从1开始编号,依次加1,累加至1000后又重新从1开始。修改备份配置的保存路径、文件名前缀,或设备重启后,备份序号也会从1开始重新自动编号,备份配置文件将重新计数,原路径下的备份配置文件将被视为普通配置文件,不再作为备份配置文件处理,查看备份配置文件时将不会显示此类文件的信息。
设置备份配置文件的保存路径和文件名前缀的命令是“archive configuration location directory filename-prefix filename-prefix”系统视图命令。命令中的两个参数说明如下:
directory:表示保存备份配置文件的目录的路径,为1~63字节的字符串,格式为存储介质名:/[目录名]/子目录名,不区分大小写。该目录必须预先创建好。
filename-prefix:表示备份配置文件的文件名前缀,为1~30字节的字符串,只能包含字母、数字、’_’和’-‘,不区分大小写。
可用“undo archive configuration location”命令用来恢复默认情况。默认情况下,系统没有配置备份配置文件的保存路径和文件名,也不会定时备份配置。
以下示例是在flash:/archive/目录下备份配置文件,文件名前缀为my_archive。
[Sysname] archive configuration location flash:/archive filename-prefix my_archive
系统内能够保存的备份配置文件的数目有一定限制。当备份配置文件数目到达上限,又需要保存新的备份配置文件时,系统会删除保存时间最早的备份文件,以保存新的备份配置文件。配置系统允许保存的备份配置文件最大数的命令为“archive configuration max file-number”系统视图命令。可用“undo archive configuration max”命令恢复默认情况。默认情况下,系统最多允许保存5个备份配置文件。
【注意】在使用该命令前,必须先执行“archive configuration location”命令设置保存路径和文件名前缀,否则,本命令执行失败。在执行“undo archive configuration location”命令后,系统最多允许保存的备份配置文件数目也会恢复到默认情况。
以下示例是设置系统最大允许保存10个备份配置文件。
[Sysname] archive configuration max 10
2. 配置自动备份当前配置的时间间隔
用户可以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自动备份当前配置,使用“display archive configuration”命令可以查看到备份配置文件的名称和备份时间,以便用户可以将当前配置回退到某一历史时刻。
配置自动备份当前配置时间间隔的命令为“archive configuration interval minutes”。参数minutes表示自动备份当前配置的时间间隔,取值范围为10~525600(相当于365天),单位为分钟。可用“undo archive configuration interval”恢复默认情况。默认情况下,系统不会自动备份当前配置。
使用本特性时应根据设备存储介质的性能和修改配置的频繁程度来设置自动备份的时间间隔:
对于不会频繁修改配置的设备,建议按需手动备份当前配置;
对于使用低速存储介质(如Flash)的设备,建议不进行自动备份配置,或设置备份时间间隔大于1440分钟(24小时);
对于使用高速存储介质(如CF卡),且配置经常修改的设备,可以设置较小的备份时间间隔。
【注意】执行“archive configuration interval”命令前必须先执行“archive configuration location”命令来设置备份文件的前缀和保存路径。对于颁分布式设备,在执行该命令后,只有主用主控板会备份当前配置,备用主控板不进行备份操作。但本命令会同步给备用主控板,以便主备倒换后,新主用主控板继续定时自动备份配置。(分布式设备)
对于集中式设备,在执行该命令后,只有Master会备份当前配置,Slave不进行备份操作。但本命令会同步给Slave,以便Master变更后,新Master继续定时自动备份配置。
对于分布式IRF设备,在执行该命令后,只有全局主用主控板会备份当前配置,IRF中的其它主控板不进行备份操作。但本命令会同步给其它主控板,以便全局主用主控板变更后,新全局主用主控板继续定时自动备份配置。
以下示例是设置每隔一小时自动备份当前配置。
[Sysname] archive configuration interval 60
手工备份当前配置
因为自动备份当前配置需要占用一定的系统资源,如果备份频率较高,对系统性能的影响也较大。因此,在设备维护过程中配置比较稳定(即不会频繁修改配置)的情况下,建议关闭自动备份功能,使用手工备份。
当需要对设备进行可能失败或步骤复杂的配置时,可以在修改配置前手工备份当前配置。如果配置过程中出现失败,可以使用已备份的配置直接将当前配置回滚至配置改变前的状态。
手工备份当前配置的命令是“archive configuration”用户视图命令。执行该命令后,系统会将当前的配置以指定的文件名(指定前缀+序号)保存到指定的路径。
【注意】执行“archive configuration”命令前必须先执行“archive configuration location”命令来设置备份文件的前缀和保存路径。
对于分布式设备,在执行该命令后,只有主用主控板会备份当前配置,备用主控板不进行备份操作;对于集中式IRF设备,在执行该命令后,只有Master会备份当前配置,Slave不进行备份操作;对于分布式IRF设备,在执行该命令后,只有全局主用主控板会备份当前配置,IRF中的其它主控板不进行备份操作。
以下示例是手工备份当前配置。
Warning: Save the running configuration to an archive file. Continue? [Y/N]: Y
Please wait...
Info: The archive configuration file myarchive_1.cfg is saved.
配置回滚
在完成了前面的配置后,我们就可以使用“configuration replace file filename”系统视图命令执行配置回滚了。参数filename指定用来回滚配置的配置文件名。执行本命令后,系统当前配置将恢复到指定配置文件(filename)中的配置状态。
【注意】配置回滚期间(即系统在执行“configuration replace file”命令时)不能进行单板热拔插操作,否则可能会造成配置回滚失败。而且配置回滚不能通过undo格式命令来取消。若不同视图下的各配置命令存在依赖关系,命令可能执行失败。若使用的配置文件不是由save命令或“archive configuration”命令生成的完整文件,或是不同类型设备的配置文件,配置回滚可能不能完全恢复至配置文件中的配置状态。因此,需要用户确保回滚配置文件中配置的正确性和与当前设备的兼容性。
本文摘自《路由器配置与管理完全手册(H3C篇)试读样章》第二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