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差别:X.25实际上是为不稳定连接的运行而开发的,X.25 强调数据传输的高可靠性;而帧中继(FR)是因为光纤技术发展后,差错控制显得不太必要,帧中继则着重于数据的快速传输,最大程度地提高网络吞吐量
X.25规范对应OSI三层,X.25的第三层描述了分组的格式及分组交换的过程。
X.25的第二层由LAPB(Link Access Procedure, Balanced)实现,它定义了用于DTE/DCE连接的帧格式。
X.25的第一层定义了电气和物理端口特性。
帧中继是一种高性能的WAN协议,它运行在OSI参考模型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
它是一种数据包交换技术,是X.25的简化版本。它省略了X.25的一些强健功能,如提供窗口技术和数据重发技术(后退N帧的ARQ协议),而是依靠高层协议提供纠错功能,这是因为帧中继工作在更好的WAN设备上,这些设备较之X.25的WAN设备具有更可靠的连接服务和更高的可靠性,它严格地对应于OSI参考模型的最低二层,而X.25还提供第三层的服务,所以,帧中继比X.25具有更高的性能和更有效的传输效率。
帧中继网与 X.25 有很多相同之处,它们都是点对点式的交换网络 可变长度的帧 提供面向连接的服务
速率比较:X.25 <= 64kbps,帧中继 <= 2.048Mbps
X.25实际上是为不稳定连接的运行而开发的,它在数据链路层(通过LAPB)和网络层(通过X.25)同时提供了错误检测与纠错,除此之外,也提供了流量控制,从这个意义上,它与传输层的TCP一样,为IP提供了类似的功能,由于X.25的复杂性,它最适用于异步,不稳定的连接
由于帧中继使用数字连接(几乎没有错误),它不像X.25那样执行任何纠错或流量控制,然后帧中继会检测错误并丢弃坏帧,它把重传的丢弃信息的任务留给上层协议如IP上的TCP去完成。
x.25每层都有差错控制,链路层采用的是HDLC的LAP-B帧格式。因为传输可靠,许多银行网络中采用它,欧洲的公共分组交换网也用这标准。 帧中继(FR)是因为光纤技术发展后,差错控制显得不太必要,所以在x.25的HDLC基础上去除了控制字段,大大加快了数据交换速度。
X.25帧中继同时提供永久式虚电路(PVC (Permanent Virtual Circuit)Space of NAU-?!a4F Om9R I ~4V)和交换式虚电路(SVC(Switch Virtual Circuit)Space of NAU-?!a4F Om9R I ~4V)业务
如DDN网采用同步时分复用,X.25、帧中继 ATM采用统计时分复用
帧中继本地dlci(Data Link Connection Identifier数据链路识别码)---每个帧中继虚电路都以DLCI标识自己
LAPB for X.25
LAPD for ISDN, 用来定义D channel的信令标准
LAPM for Modems
LAPF for Frame-relay 帧中继所有的帧格式都是用LAPF定义的,包括DE,FECN,BECN,LMI等,考得较多
以上都是HDLC协议的子集